4小说网 > 谪星缘 > 姊妹缘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姊妹缘

小说:谪星缘作者:雨茗轩字数:12966更新时间 : 2013-06-20 08:06:11
    庐陵王流在房州,倒也有件别人看不见的大好处,皇家有皇家的规制,皇子、王子出生之后都是送出宫由保姆带大的,所以皇室父子母子之间,本没有什么天伦可言,一月也见不上几面。而今既流配在了藩邸,庐陵王一家也就没有了那么些的规矩束缚。夫妇二人也无需出去谋生,故而所有的心血就全放在了儿女身上。

    李哲嫡长子——王世子李重润是武曌的嫡长孙,高宗天皇在时笃爱此孙,由武曌养在宫中。

    现虽废为庶人,但武曌每有书信必然问他,韦妃又只生养了这么一个儿子,故而李哲夫妇视其如至宝。

    这李重润年幼时也是混世的魔王,顽皮至极,李裹儿的顽劣就是他一手带将出来的,但此子也聪明绝顶,读书过目不忘,经史子集无论什么书,在他手里只要是看过了,当即就能融会贯通。学骑射武艺也只需半日之功就能熟练掌握,凡事只要是他有心学的,就没有不会不精的!

    李重润身量也长得极快,到了十四五岁就已然有了七尺之躯,又长得一副俊美异常的面容,其风姿神俊在房州一地被传为美谈,每逢他骑马出去,总惹得倾城而动来看他,晋朝潘檀奴掷果盈车<1>的典故在他身上再演了一遍,每每他回得府来,跟着的小奴怀中总是揣满路上少女给的瓜果。

    李哲嫡长女——长宁县主李宝云,初命李伯姜,因有术士说此女生来克煞父母,因而也不知依个什么讲究,另择了个“宝”字,因其姐名为“妙云”,便名其为“宝云”。长宁县主是个极其聪明之人,懂得投父母所好,整日跟着韦妃,家中的活计无一不精。嫡出姊妹中属她年长,人又极稳重,故而刚过十二岁便已经是府中半个女主,韦妃有事不与李哲商量,反而找她讨对策。

    李哲嫡三女——永泰县主李仙蕙在诸姊妹中长得最标致不过,人也极乖巧,颇善讨父母欢心,故而姊妹兄弟闯了祸,都来求她解围。

    最难得的是,此女天生一双巧手,草芥在其手中也能做出极其精致的玩物来。织工女红更不在话下,刚过十岁手里出来的活计就连韦氏都自愧不如了,圣神皇帝圣诞之日,庐陵王以其绣品为礼,朝中惊为神童!李哲爱其犹厚,片刻不让离其左右,若有半个时辰不见其踪就大发脾气,眼中活似没有顺眼之物了一般!恨不能让她长在自己身上才好。

    李哲嫡四女——安乐县主李裹儿顽皮胜过诸兄弟,成日里四处闯祸,贼溜溜的连看守都看她不住。爬树上房,下水捉鱼,就没有她不玩的,而且极爱犟嘴,天生一嘴巧舌,挨打挨骂都辖制不住她,也从不爱读书识字,成日里就只会玩,动不动耍得阖府的士卒奴仆追着她转悠,很让李哲夫妇头疼,韦妃隔三差五必要将其打骂上一顿,但也因如此,她在诸姊妹最突兀,其实也最得韦妃宠爱!

    韦氏出身京兆世家,故而嫡庶之别<2>看得极重,李哲庶出的二子四女,平日在府中于家生奴婢无异。遭贬期间最受其苦的就是这些庶出!

    李哲庶长子——李重福,是原良娣宇文氏所出,因宇文氏善于媚上,因而与韦妃相交甚好。

    有赖于此,庶出诸子女中,李重福称得上颇得善待。只是李重福其人相貌在众兄弟姊妹中最不济,因而并不得父母所爱,又因其人天生木讷,且口舌极笨,过于不善交际,又偏好离群独处,秉性也出奇怪异,因而在众兄弟姊妹中也没甚人缘。

    李哲第三子——李重俊,是原宫人房氏所出,其母是房遗爱之女,因父家获罪被贬为宫婢,虽在庐陵王众姬妾中颜色最美,却也因此最受韦妃揶揄。李哲被贬后不久,这房宫人在均州流地挨了韦妃一顿教训后不久,竟突然病死了。李重俊刚两岁就失了生母…

    人世上那有比幼年丧母更凄凉的?!李重俊自幼年起就饱受奇苦,原本其乳母柴氏拼身相护,李重俊日子还算好过,可谁知这柴氏因顶撞了韦妃,被遣送回京了。如此一来李重俊就彻底没了庇佑,小小年纪竟被送到李重润跟前,形同近侍奴仆一般过起了日子。

    李哲终究是生父,虽不便多问内事,但趁韦妃不查,私下疼爱李重俊也是常有的,另有李重润极爱此弟,背着母亲对他多有溺护,因此上李重俊虽幼年苦楚,却因有父兄所爱,倒也未曾真的到过遭遇残虐的地步。

    李哲庶长女——新都县主李妙云,其实是李哲发妻——常乐公主女赵氏所出,其实是正经的嫡长女,但因为其外家谋反,其母坐罪被杀,因而其生母的出身便没人敢提了。原本的嫡长女也因此成了庶长女,此事也成了李哲一家的秘密,新都县主当年年幼,自己也不知道这一层故事,只以为自己是庶出的,生母早死了。

    李哲续弦,纳韦氏为妃时,这新都县主已经五六岁,记事了。

    当时韦妃自己还未生养,倒是颇为疼爱此女。韦妃最初并不得李哲专宠,此女当时也给了她不少慰藉,因为这么一段缘分,李哲众庶出子女中,新都县主最得韦妃所爱。又因她最年长,贬在流地之后,韦妃颇赖其力处置内事。这新都县主生性孝顺懂事,办事也干练,因而又得了韦妃的一层倚重,在王邸中的地位是众庶出姊妹不可并论的。

    可实际上新都主在房州流地只呆了最苦的五年,载初元年,新都县主刚十四岁,就被武曌下制接回了京都,不久后就因她实为庐陵王嫡长女,身份极贵,而出降到了陈王府,成了陈王武承业的儿媳妇,主婿是十三岁的陈王长子、世子武延晖。

    李哲第三女——义安县主李仲姜,名分上说是原良娣宇文氏女,然事则生母是李哲少年时在外结识的庶人之女,此女直到李哲由王位封了东宫,才知道他是谁。当时此女已有了身孕,却不愿进宫,生下义安县主,将县主送入东宫后就更名换姓转嫁他人了,从此后便再无音讯。

    义安县主出生即失母,因此颇得李哲溺爱,但韦妃却顶数看她不惯。

    初时,庐陵王夫妇因此女多有争执,最过分时,竟到了两夫妻大打出手的地步。时间一长,两边就都为了避伤夫妻恩义,不管这义兴县主了。

    李哲不宠她,韦妃也全不理她。结果义兴县主无人约束也无需像诸姊妹一样干活,便像个小子一样,穿着男装到处野玩打仗,整天滚得像个泥猴一样,竟成了一方顽童中的霸主,在外竟没人知道她是个女孩儿!

    这等事实际上京中圣上处都是知晓的。结果这义兴县主才十二岁就被武曌遣使接回了京都。在宫中严加管束了一年,便急忙忙地出降出去了。主婿倒选了极好的人家,是绛州裴氏的嫡脉子弟,名叫裴巽,这个裴巽一度号称天下第一美少年。且性格绵软温柔,是天下再难选出第二个的和气人。

    李哲第四女——定安县主李叔姜,在诸姊妹中出身最为微贱,其母马氏原是武曌寝宫中的司膳宫婢。虽然在武曌驾前颇受宠爱,被赐给了李哲为内宠,但她出身是前隋遗奴之后,在宫中至贱无比,因而马氏在东宫为太子姬妾期间全无名号,连“宫人”二字都没得上。

    马氏在李哲被废之后不愿一道被贬,竟弃亲女于不顾,重回武曌宫中任了掌珍,但之后因“团儿之祸”受牵连,不知所踪了。

    因此,李哲一家当时皆以为这马氏实际上是武曌放在李哲身边的耳目,李哲被废之事恐也与她有关。

    其母是这么个身份…定安县主在庐陵王邸又岂能好过?!真真的爹不亲娘不爱,凄惨异常!

    自幼挨冻受饿、挨打受骂都是小事,最要命的是从记事起乳母就被遣散,小小的定安县主就被放在长宁县主跟前伺候,实实的形同奴婢!自打那之后所受的欺辱就不是言语所能尽述的了。

    好在此女长得争气!天生的国色美貌!虽不比日后的永泰、安乐二人,但在当时可算是李姓皇族里艳绝无双的人了。

    有一次这安定县主出门卖果子,正好让路过的世家子王同皎看见了,由此可谓是一见倾心!

    这个王同皎是太原王氏的旁系子,其曾祖王宽是南朝时陈朝的驸马。时任春官尚书王及善与他家是亲戚。王同皎打听到了所见的丽人是庐陵王女、定安县主,便一心要尚其为妻,赠厚礼请王及善为荐。

    王及善因此进表请降。武曌看王同皎身家相配,便允了。这时定安县主十四岁,是唯一一个由庐陵王邸出降的县主。

    李哲第五女——新平县主李季姜,实际上只比永寿县主大两个月,比永泰县主大一岁。其母——原孺人燕氏是韦妃乳母王氏之女。因这燕氏自幼是韦妃的侍婢,因而与韦妃笃好,堪称亲信。因而燕氏母女自幼颇得恩遇。说是恩遇,其实也不过是新平县主虽为庶出,但没到派为嫡出侍从的地步罢了,只是比定安县主和义安县主好过些而已。除此之外,其实该受的苦,一样也没落下!

    这燕孺人在房州藩邸住了七年,最终难产而死。这时新平县主已经将近十岁。再在房州也没住几年,其后长宁县主出降前被武曌接入宫中,她也一道去了,后亦与长宁县主一道在皇嗣李旦处抚养。不久后。两县主双双出降,长宁县主降武曌外家弘农杨氏,新平县主降韦妃娘家——京兆韦氏。主婿是京兆韦氏旁系子——韦捷。

    李哲被废将近十年之后。延载元年正月,李哲的侧妃徐氏诞下了李哲的幼子李重茂,此子一生便引得阖邸欢欣!庐陵王邸十年未添新丁,又是男丁,故而此子虽为庶出却由韦妃亲养,饮食用度与嫡子无异,诸兄弟姊妹亦笃爱此弟,抢着带他玩耍,这其中添出的天伦欢乐自不必多言!韦妃向来重视嫡庶之别,却偏偏不干涉李重润兄妹溺爱此子,这更是使得此子成了庐陵王邸的特例!

    说起来这李哲众子女与别家的兄弟姊妹亦无二异。只是李重茂出生之前,韦妃不许李重润与庶出的兄弟姊妹玩耍,嫡出诸女也一样不得与庶出玩耍。如此一来,至于李重润而言,玩伴就有限了。

    长宁县主是嫡长女,要辅助母亲持家,无暇陪伴于他。趁母亲不备,李重润倒也带着李重俊玩,但那终究是要费力气躲藏的。再者李重俊要干家务,动不动有差事。故而李重润也只得和两个亲生的妹妹一起厮混。

    也因此,李重润自小与李仙蕙感情笃好,爱其妹如珍宝,父母都骂不得他,但这七妹却独能说他!自己得了好吃的好玩的,先拿来让妹妹挑,挑剩下的自己才留着,因父王也爱此女,所以李重润时常要和自己父亲争抢。因为动不动就偷偷拐她出去玩耍,没少挨过父亲责骂。

    这李仙蕙也极爱其兄,每日起来叫李重润起床的必然是她,倘若换成别人,哪怕是父母,那李重润大早上的起来也是好一通火气要发。饮食起居也必要过她的手才行,李重润的衣冠穿戴也决不许他人操持,袍服靴带还好说,帽袜亵衣等贴身之物必要李仙蕙亲手缝制李重润才穿。

    李裹儿是小幺,自幼就像跟屁虫一样跟着他二人,大些了就嫉妒七姐得兄所爱,跟的越发紧了,兄妹三人成天形影不离,房州郊野成了他三人玩闹的所在,流配生活在他三人眼中倒是悠闲自在,好不欢愉!

    李哲一家在房州虽然过得清苦,但也享尽了天伦之乐,举家堪称和睦,莫说是皇室贵胄中没有,就是一般民间也极少见!

    注。。。。。。。。。。。。。。。。。。。。。。。。。。。。。。。。。。。。。。。。。。。。。。。。。。。。。。。。。。。。。。。。。。。。。。。。。。。。。。。。。。

    <1>(潘檀奴掷果盈车:潘檀奴是指晋朝著名美男子潘岳,潘岳字仁安,乳名“檀奴”。因其参与贾南风政治集团,晋朝八王之乱时,被赵王司马伦诛杀。<详情请见本作第五回注释>其后因潘岳是贾后党羽,故而时人认为其人不仁,故而去掉了他表字里的“仁”字。自此称其为“潘安”。潘岳因其美貌而闻名于世,其乘车出行时总有各年龄阶段的女子送水果给他解渴,也以此为由窥视他的美貌。他每每出行都会带着一车的瓜果归来,故而就有了“掷果盈车”的典故。)

    <2>(嫡庶之别:唐代施行的是表面上的“一夫一妻制”,上至天子下到百姓,其实律法上都是禁止重婚的。皇家的侧妃虽然实际上是皇帝的妾室,但是名义上是皇后治下的内廷女官。其余东宫及诸王的侧室也是一样,都是名义上的女官。一般官僚和庶民更是严禁停妻再娶,更禁止纳良家之女为侧室。因此唐代时男子的妾室一般都是贱民奴婢出身,妾室在家中的地位实际上就是通房侍婢,并没有明清时代那般相对较高的家庭地位。因此唐时的庶出子往往也是奴婢所生,而唐代初年依旧是世家贵族政治为主。当时的社会风气也极其注重门第血统,故而当时嫡庶之间的待遇可谓是天壤之别。因为庶出子是奴婢所生故而在民间的待遇与奴婢几乎相同。而皇室和显贵家中这种观点实际上更重。唐太宗与隋朝公主大杨妃之子李恪,原本在诸皇子中血统最高贵,在太宗诸子中也最有能力。但是只因为其母并不是皇后,又因其母是前隋公主不能立为皇后,因而李恪在立储问题上一再溃败,最终含冤而死。关于嫡庶矛盾,本作在男主角之一——李重俊的故事当中会有详尽描述。)

    如果喜欢,请留下你的足迹,有任何意见都请畅所欲言!

    ()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