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谪星缘 > 带方母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带方母

小说:谪星缘作者:雨茗轩字数:9238更新时间 : 2013-06-20 08:06:48
    武玉玲虽然现在被尊为王女,但是自幼并没受过什么礼遇。武承嗣待其其实不薄,但也就是供养于其他诸女一样罢了。因疑惑其血脉,故而武承嗣虽对其颇为喜爱,但极少与她亲近。

    武玉玲的生母窈娘是舞伎出身,又有本夫。武玉玲自己又有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身世,故而在魏王府那等的势利场里,她是没得过什么善待的。

    武延基的几个姊妹当中也只有她有美貌,在其幼时这反而成了件天大的祸根!众姊妹都恨她突兀。武承嗣每每夸武玉玲漂亮,她就难免要受姐妹们的毒打。也不只是众姊妹时常拿她出气,连有些个头脸的侍女也敢下手整她。

    这样的皮肉之苦总不至于日日都有,那言语上的奚落羞辱则不然了!简直比一日三餐还来得平常!

    窈娘在时护其犹如雌虎护崽一般,凡是让窈娘看见有人欺辱武玉玲,她便全然不顾礼仪体统为何物,也不顾眼前的人是谁,就会上前撕打。武承嗣也从不会因此责罚窈娘母子。故而窈娘在时,武玉玲虽饱受凌辱,但也还算好过。

    等到窈娘跳井一死,那武玉玲就像是羔羊困进了狼窝一般。日夜受旁人打骂羞辱也还好说,到了后来连陪她一同长大的近身侍女们都动辄就对其大肆虐待!那么年余的时间里,这么十二三岁的女孩儿景状之凄凉,常人是不能想象的!

    武延秀的生母淮阳太妃泉氏闺名福姬,带方<1>人士。是原高句丽<2>莫离支<3>泉盖苏文(渊盖苏文)<4>的同宗孙女,算起来还是高句丽末代国主宝藏王<5>的同宗外甥女。算得上是高句丽的贵家之女!

    其因父家败亡而被押至中国。后其父兄又因图谋复国及预谋出逃等事获罪。故而这泉福姬坐罪被没入奚官局<6>为宫婢。由此其幼时也是饱尝艰辛,当时若宫中有宫人横死,她就要去收敛,扛了许多年的尸首。

    后来武承嗣在宫中无意间看中了泉氏美貌,圣上怜惜武承嗣发妻初亡,又爱她为人聪慧贤良,便把她赐给武承嗣为妾。她这才成了魏王府的侧室。其后她所生之子武延秀因要被送去入赘突厥,故而受封为淮阳郡王。泉氏也就母凭子贵成了淮阳太妃。

    因为淮阳王是因出赘而获封,故而都中无宅邸,泉氏因此依旧在魏王府居住。由于武承嗣嫡妻早死,武延基又未婚娶。故而泉氏一昔之间就成了魏王府的女主。

    因泉氏也算是奴婢出身,又与窈娘生前颇有些交情,故而对武玉玲多有庇护,待泉氏受封为郡王太妃之后,其掌魏王府内事,这武玉玲才正经过上了王女的生活。也因为这样,武玉玲才没有被人欺辱至死。

    其后武承嗣夺储事败,便有意让自家女儿嫁于李姓诸王为妃,然武承嗣确定亲生的几个女儿,莫说是美貌了,连相貌平平都算不上!又自幼依仗其父权势,德行颇为不端。武承嗣也知道她们不能成事,故而才有了其病入膏肓后反而为武玉玲讨县主之位的事情来。

    注。。。。。。。。。。。。。。。。。。。。。。。。。。。。。。。。。。。。。。。。。。。。。。。。。。。。。。。。。。。。。。。。。。。。。。。。。。。。。。。。。。

    <1>(带方:在这里指代整个朝鲜半岛,其名实际上源于西元204~313年的百余年间,我国汉代中原王朝在朝鲜半岛中西部设置的军事、政治、经济的地方据点“带方郡”。带方郡统辖由“汉四郡”中“乐浪郡”南部分割出的数县,郡首长为太守,下属官吏及军队所在地为郡治。带方郡治处于乐浪郡治(今平壤)以南,但具体位置现已不明。有黄海北道凤山郡、黄海南道安岳郡、京畿道汉城(首尔)、京畿道广州等诸说。

    唐代实际上没有带方郡的明确设置,但是唐代史籍中武延秀之母的确明确记载为“带方人”,似乎只是说明她是高句丽人或者是新罗、百济人而不是唐人。唐时实际上对皇室贵戚血统上的“华夷之辨”是颇为敏感的,尤其武延秀后来是驸马,而当时大国沙文主义的唐朝廷把“和亲”以外与“蛮夷”之通婚视为有辱“上国”国格的行为,这种观念,在置于唐人男子迎纳外族女子为妻妾时并不存在,只有“华女下嫁外邦”时是触犯律法、为社会舆论所不容的!民间如此,皇室更是如此!说武延秀母是“带方人”正是回避说武延秀有唐朝宿敌高句丽血统的做法,特别要说的是,虽然记载不详,但是有限史料中称武延秀母是因父兄获罪充为宫婢的,这样一来其为高句丽人的可能性就更大,时间段来看应该不是百济或新罗人,而且武延秀母的确可能是高句丽高级贵族家的女儿,因为有资格“获罪”于唐朝廷也不是一般属国百姓能做到的,当时宫婢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充”的。但本故事中武延秀生母“泉”姓的姓氏,和高句丽王亲家族出身的设定,纯属合理杜撰,并无事实根据。)

    <2>(高句丽:中国古代盘踞在我国东北的少数民族政权,同时也占据朝鲜半岛北部。朝鲜半岛由新罗大将王建建立“王氏高丽”之后称“高句丽”为“高氏高丽”,故此许多古籍中亦称“高句丽”为“高丽”。高句丽立国700余年,在东北亚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隋唐两代数次东征高句丽,我国在隋代和唐太宗时期的数次东征中都未得全胜,但是高句丽遭遇惨重打击,势力范围被逐步驱逐到了鸭绿江和图们江以南。唐高宗在位时,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弑主专政,又有新罗奏告高句丽阻塞贡道以及高句丽轻蔑唐使的事件发生。唐高宗遣使调停“高句丽”、“新罗”和“百济”之间的矛盾,结果失败。唐高宗随即与“新罗”结盟,干预朝鲜半岛上的三国战争,实际上形成了侵略之势。唐朝在灭亡“百济”之后,和新罗南北夹击高句丽。渊盖苏文死后,其子之间产生了权利继承上的巨大矛盾,使得唐军获得了机会,唐军最终以援救渊盖苏文世子“泉男生”,讨伐渊盖苏文次子“泉男建”为由,攻破高句丽都城“平壤城”。高句丽随即于公元668年亡国。高句丽是中国、朝鲜、韩国三国的共同历史,三国均继承了高句丽的血统和文化。高句丽的遗产不是一国所有的。)

    <3>(莫离支:泉盖苏文首创的官职,表面上是宰相的性质,实际上与王位无异。)

    <4>(泉盖苏文:是高句丽著名大臣,原名“渊盖苏文”,因避唐高祖名讳,而改为“泉盖苏文”,“泉盖苏文”虐杀高句丽“容留王”,以“宝藏王”为高句丽国主,自封大莫离支,实际上篡位摄政,权倾一时。“泉盖苏文”弑君是唐征高句丽的主要借口。“泉盖苏文”死后王城平壤城被唐军攻破,高句丽亡国。末代国主宝藏王和高句丽王室,以及以泉男生为首的泉氏家族中人俱被押至长安幽禁。)

    <5>(高句丽宝藏王:“高藏”,是高句丽第28任君主。642年,渊盖苏文发动军变杀死高句丽荣留王后。立荣留王之弟宝藏王为高句丽君主。宝藏王在其在位期间大多数是渊盖苏文摄政的军事政权的傀儡。唐征高句丽,“平壤城”破,高句丽亡国后,宝藏王被押至长安幽禁,期间曾担任唐朝廷高官。

    在高句丽亡国之前,“白江村大战”唐军完胜支持百济王子扶余丰的倭军<日本>,百济也早已亡国,百济王室被押归唐。两国先后亡国后,唐朝以“宗主国”身份占领两国故地,开始了唐朝廷的直接军事统治。

    当时新罗付出倾尽国力的巨大代价,却无实际得利,因高句丽及百济国土实为唐军所占而心怀不满。随即发生了八年唐新战争——

    当时唐朝西北有吐蕃侵扰鄯州<青海省海东地区>及陇西<甘肃东部>的严重威胁,唐朝陷入东北、西北齐齐受困的窘境。当时高句丽、百济故地遗民因新罗怂恿,掀起反唐浪潮,公元670年,唐高宗咸亨元年,新罗利用这些遗民势力,扶立高句丽遗臣安胜为高句丽王,并攻击位于原百济王城“泗沘城”的熊津都督府,唐新战争正式爆发,因吐蕃战事,唐朝廷战力不足,新罗借机开始频频反唐又频频请罪的战术,唐朝表面上得胜,却实际上步步败退,最终唐朝廷放弃了对朝鲜半岛的统治。676年,高宗仪凤元年,唐朝廷迁位于“泗沘城”<今韩国首尔附近>的“熊津都督府”至建安故城<今辽宁盖州青石关古城>,迁位于“平壤城”<今朝鲜平壤>的“安东都护卫府”,至“辽东故城”<今吉林辽阳>,两府内迁实际上标志着初唐时期中国朝鲜半岛战略的全面失败,

    但是为了牵制新罗,次年,唐朝廷还是将时任工部尚书的“宝藏王”高藏封为“辽东都督”、“朝鲜王”,将时为司农卿的百济王子扶余隆封为“熊津都督”、“带方王”,将二王放归故国,允许其在唐朝廷监督下复国。唐新战争由此结束!

    但是当时新罗主导的朝鲜半岛大势已成,宝藏王、扶余隆所率领的高句丽及百济王室很快被驱逐归唐。新罗实现了对大同江以南朝鲜半岛的统一,朝鲜民族历史上的“统一新罗时代”开始,这也是历史上朝鲜半岛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朝鲜民族”及朝韩实际一体的统一“高丽亚”就此真正形成。朝鲜、韩国因日本殖民、战败及美苏冷战导致的分裂前,“统一朝鲜”这一单一民族国家正是基于统一新罗建立的。

    新罗以小国之躯,最终由当时的超级大国口中夺取了战略战术上的全胜,作为对手是值得尊重和肯定的!这也是朝鲜民族作为我坚韧的兄弟民族屹立于民族之林、获得今日之惊世成就的起点!)

    <6>(奚官局:属内侍省。掌奚隶、工役、宫官品命、宫人疾病死丧等事务。是内侍省负责杂项事务的部门。也相对于其他宫廷单位要辛苦许多。武延秀之母原为奚官局宫婢之事,有史籍明载,是历史事实。)

    如果喜欢,请留下你的足迹,有任何意见都请畅所欲言!

    ()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