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谪星缘 > 太子妃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太子妃

小说:谪星缘作者:雨茗轩字数:6226更新时间 : 2013-06-20 08:07:08
    到了申时将过酉时未到,高延福才亲自带着两个女道士进了紫栏殿。陈秋官看见了高延福,绕着圈地躲他,倒是让高延福好不诧异!李仙蕙其实忍下一口恶气,没说什么!只是留下二道童就送高延福走了。

    说来巧,这两个女道士里,还真有一个天生会望气的!,姓尹,道号妙真,方十五岁,是火井令袁克胜的外甥女儿。

    这尹妙真刚进殿前竹林,就嗅见水汽腾腾,浑身的寒毛倒竖,已知不对!进了紫澜门又看见镇澜灯上白雾蒙蒙,伏在灯上,整好是个人形!不由得让她心中一惊,知道这是阴煞集结缠绕,定有鬼魅现身。她本不过是个养在宫中的小道,人微言轻也不敢多嘴,又仗着自己外家祖上是袁天罡,就有心逞能,要默默地收伏了着阴煞!

    尹妙真以迎神清煞为名,由亥时起<就在紫栏殿请仙箕<2>、画镇压鬼魅的符咒。至子时过了才用符咒压镇了紫栏殿前庭一圈,由当日起也就以讲抄《太平经》为由,住进了紫栏殿内殿最末的两件抱厦,日夜看守镇澜灯中寄存的鬼魅!自当日起,紫栏殿也真的太平了,子时风也没了,水汽显的鬼魅自然也没了踪迹。

    原本李仙蕙、裴环等人,看见来的女道士年幼,还颇为赞叹白费了心机!谁知到了夜间却见尹妙真默默请起了仙箕,便也信服她有镇邪的本事,故而也就安下了心来!又果然见了绩效。。。紫栏殿现有鬼魅的事情便也就再无人提了。

    却说这一日早间李仙蕙回了紫栏殿,未用半个时辰就把未收尾的足衣给绣好了。缁珠带着绣好的足衣,领了李仙蕙遣其递送东西的条子就去了命妇院,今日班尚宫在御前听用,值班在署的是尚宫谢氏。谢尚宫命人查验了带出宫去的物品,见与李仙蕙所写的凭条上并无出入,又派了人到紫栏殿认证过了,便命司记司女史<3>写了出宫的文书。写罢又有典记<4>确认了一遍,才令司记<5>拓了文印。

    缁珠谢过了谢尚宫,带着尚宫局的文书径自到了右银台门<6>。在右银台门下由驻守此门的内谒者<7>亲自又查验了一遍,发放了出宫的腰牌,又派两个小阉人跟着,这才放缁珠出了宫门。

    缁珠由两个小阉人跟着从玄德门进了东宫,还未到光天殿,就见一众年长的女官在殿外排着长队等着见韦妃。

    缁珠知道这两天东宫必然繁忙,但也没想到繁忙至此,故而也只得排在队尾,排了足有一个多时辰才进了光天殿,进了殿便勾着头不敢看,故而只听见韦妃之声却迟迟未见韦妃其人。韦妃又端坐在坐床之上处理了四五个人所报的事情才轮到缁珠,缁珠听见韦妃身旁辅理的宇文良娣点到她了才上前施礼到:“奴婢缁珠,乃是永泰郡主驾下近侍。叩请娘娘千岁金安!”。

    韦妃一看来的是紫栏殿来的人,便先命坐床下记录诸事的女史停了笔,才命缁珠平身。

    缁珠起身接着禀报道:“永泰郡主殿下因忧心东宫殿下武靴中的足衣穿着不适,故而特又连夜做了两只,遣奴婢送了出来。另有殿下在宫中打赏未尽的黄金一百两也一并遣奴婢送出来了!”。

    韦妃听罢笑道:“亏她还记着!我怎么偏偏把这事忘了!是该置新的才是,若没有她做的。。。还真的麻烦了!你呈上来我看。”。

    缁珠应声将各自盛放着两双足衣和百两黄金的两个匣子呈到了韦妃面前的桌案之上,随即便退身而下。

    韦妃打开盛放足衣的匣子,又揭开盖在其上的手巾一看。就见一双足衣胫部正中绣着一团红黄相间的菊花,黑色的枝叶比翼而出,蔓延至足面两侧又生出相对的两支菊花,花萼花枝在脚面正中整好绕出“东宫” 两字的篆书字样来。另一双是胫部两侧各一珠怒放着的菊花,黑色的枝叶在踝部盘成个极巧的太极图样,随后辗转绕上足面托出一捧硕大的菊花。

    韦妃历来以李仙蕙绣工神巧为傲,今天她又未足三日就绣得了两双、四件极好的绣品,故而满面荣耀之色,故意高声说道:“这么几日赶得也太急了些,看这针脚粗的,摸着都剌手,回去告诉你家郡主,说我训斥她了!”。

    注。。。。。。。。。。。。。。。。。。。。。。。。。。。。。。。。。。。。。。。。。。。。。。。。。。。。。。。。。。。。。。。。。。。。。。。。。。。。。。。。。。

    <(亥时至子时,传说是“交子”之时,是一天中阴气最盛的时候,也被认为是值日和值时之神交接班有空隙的时候,所以鬼魅在这个时间段里最容易出现。但是同时这个时间段也因此成为道士和术士最适合请鬼神和写符咒的时间。)

    <2>(请仙箕:是道教的一种法式,是开坛请神的仪式。“请仙箕”根据状况不同,规模和仪式内容有所不同,所请的神祗也有所不同,到了后期,道士主要是请天罡地煞。)

    <3>(司记司女史:是“尚宫局”下属“司记司”的下级女官,“女史”是六尚各司均有设置的职位,位列正九品,一般是每司四人,根据职能不同,人数有所不同。“女史”是掌管各司文书的女官,枝叶性质相当于秘书。)

    <4>(典记:是“尚宫局”下属“司记司”的中级女官,“典记”位列正七品,设置上有两人,是司记司的次官,是“司记”的助手。)

    <5>(司记:是“尚宫局”下属“司记司”的首席女官,是“司记司”的长官。“司记”位列正六品,设置上有两人,是直接对尚宫负责的女官。“司记司”掌管“尚宫局”印信,负责宫内诸司薄书的出入录记、并负责审查,并加印,有授权通行的权力。)

    <6>(右银台门:是大明宫西面的一道宫门,是通向长安宫城的主要宫门。)

    <7>(内谒者:是内侍省的宦官,起初是专门负责看守宫门,通报信息的宦官。设置有十二人。位列从八品下。但实际上内侍省一直都是封官极度混乱的,并不是按照规定封官,宫廷里面各种名号的品位多入牛毛。拥有谒者和内谒者这种封官和品级的人实际上极多!唐宫在中国历史上以宫廷过度庞大而著称。唐代到天宝年间,宫中竟只宦官就有万余人,封官混乱到,拥有高品的宦官多达一千六百九十六人,其余拥有品位的宦官高达二千九百三十二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