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生死箴言 > 第二章 平砂玉尺经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第二章 平砂玉尺经

小说:生死箴言作者:庭雪到腰字数:9612更新时间 : 2013-09-03 13:55:15
    ()几位女同学青chūn未老,江湖已老,任我磨破了嘴皮,赌咒发誓,就差拿笔在脸上写下好人二字,也不为所动,更可气的是还有一位马尾同学告诫我,“像你这样的人我们见多了。”让我不禁感慨,现在这世道骗子太多,傻子不够用了。我看继续纠缠下去,马尾同学可能就要找乘jǐng了,而一位马脸同学倒是跃跃yù试,想和我共进晚餐,奈何我觉得她那张脸拉的太长,吃饭的时候容易磕到桌子,于是作罢,自己一个人哼着小曲去餐车了。

    到了餐车找位置坐下,点了一个回锅牛肉,一个番茄炒蛋,再要了一瓶啤酒,准备好好吃顿饭。广告上说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从车窗看出去,天已经黑了,外面广袤的江汉平原只有黑洞洞的一片,不免觉得自己的人生也黑洞洞起来。

    肚子饿的时候没时间感慨人生,催了七八回之后,回锅牛肉终于上来了,一尝之下,让人怀疑这牛是做成皮鞋之后才回的锅,用尽浑身的力量撕扯了半天,牛肉岿然不动,我已香汗淋漓。老子都想破口大骂,天下还有比这更难吃的菜吗?等到番茄炒蛋上来了,我一尝,cāo,还真有。

    好在啤酒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除了一瓶的售价能在我家巷子里的大排档上买五瓶以外,毫无区别。早知道这样,老子从家里带五瓶上来,自己边喝边嚼皮鞋,效果应该也是一样的。

    对面的一张桌上坐着一个汉子,看光景也就三十岁上下,已经喝的面如重枣,正在骂骂咧咧的试图从一盘辣子鸡丁里找鸡。一只手把筷子扒拉的飞快,整体上看就像正在耍大刀的关二爷,找了大约三四分钟,终于认命,把筷子一丢,扯着嗓子质问乘务员:“这哪有鸡?”

    我很怕乘务员指指自己说:“我就是。”好在乘务员只是横了他一眼就飘然而过。

    汉子无奈的看了看我,摇摇头,表示对铁路部门烹饪能力的极度不认可,我看大家有共同语言,而且我的酒要喝完了,他那里还有两瓶,这破牛肉让他吃两口也无妨,就招手示意他过来一起坐,汉子也不扭捏,端着盘子就过来了。

    一通寒暄,汉子姓陈,号称是做国际贸易的,代理了一家世界五百强产品的华中区销售,此去兰州是要发挥大武汉的九省通衢作用,立足华中,辐shè西北。

    陈总极热情,不停的劝酒,时不时的讲点荤段子活跃气氛,而且酒量极大,脸sè从红到白,白而复红,红又转白,周而复始,任脸sè风云变幻,神智巍然不动。看他的酒路子,让人疑心这不是位江湖大佬就是局级干部。

    两个人边吃边聊,从中国的铁路建设聊到动车出轨,又从动车出轨聊到容祖儿出柜,最后聊到中国房价,我们俩就都没话说了。

    原来的啤酒早就喝完了,陈总又拿了一件。其他用餐的乘客已经都回车厢了,只有几个乘务员凑在一起斗地主,餐车的厨师们都泡了方便面在吃。

    陈总掏出烟准备点上,一个乘务员试图阻止,陈总给大家都发了一圈烟,也就没人说了,一时间打火机的声音此起彼伏。我也点上根黄鹤楼,嗯,家乡的味道。看看时间,离家也就五个小时,不知道怎么就心生了些许怀念,总觉得在这路途上有什么宿命在等待着我。

    火车刚过漯河,看时间也不过晚上九点,漫漫长夜,无心睡眠,酒也喝完了,话也快说尽了,这才发现旅途中最难消磨的实在是时间。

    两个人呆坐了半天,又都不好意思提议散伙,火车上又不比喧闹的都市,喝完酒还可以按个摩,唱个歌什么的,一时间都觉得有些无趣,陈总倒是有两次yù言又止,看样子是有什么提议,不过还没说出口就被自己否决了。

    过了半晌,他突然来了句:“小张,你听说过安利吗?”

    我靠,果然是世界五百强。看来不止没有免费的午餐,晚餐也没有,喝了人家的酒,现在要听人家的课了。

    好在老子反应快:“当然听过了,那你跟我算半个同行了,我是卖保险的。”

    陈总一听,感到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只能且战且退:“呃,呃,喝多了,头有点疼,我先回去靠一下。”

    “您慢走,有时间我去你车厢找你,我们公司有一款保险产品特别适合您。”

    “再说吧,我要睡了。”

    看着陈总远去的背影,我心中冷笑,都是出来卖的,谁怕谁啊?

    在餐车又坐了一会儿,看看也十点多钟了,想想马上要熄灯了,就想赶紧回车厢。起身从餐车离开时,看了一眼那位肥头大耳的厨师,在心中暗暗道了声:“永别。”后面几餐我就算吃屎也不会再来了。

    想到吃屎,就又想到丁一,等老子见到丁夫人,一定要把那个故事讲给她听,就算不能拆散他们,至少也要影响他们的夫妻生活,让她亲个嘴都要陷入苦痛挣扎。

    倒不是我嫉妒自己兄弟,不过这小子确实命好得令人发指,就连小时候上课讲话,老师罚我们把自己名字抄一千遍,都是我还没写到一半,他就先抄完了。

    丁一的爸爸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但我一直疑心他是个文盲,起码也是个斯文败类,居然不负责任到给自己儿子起了一个汉字中可能是笔画最少的名字。当然丁一也反驳过我,说还可能更少,比如说叫:乙一。

    其实与其说我是在嫉妒,还不如说是在感伤,相比丁一总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我就悲催的多了。我总是在一帆风顺的道路上狂奔,却突然在胜利的终点前yīn沟翻船。

    比如高考,我从小的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每次考试都是年级前三名,老师喜欢,同学崇拜,我自己也常常陷入清华还是北大的痛苦抉择,可是事后才知道,自己想的太多了。

    到了高考前半个月,我爸看我每天在家看书到很晚,鼓励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于是带我打了一场篮球,结果就在一次莫名其妙的碰撞中,我右手骨折了。

    骨折之后,我也苦练过左手写字,可惜最后还是没能上演一场身残志坚的励志大戏,清华北大随风而去,我将将考上了一所二类大学。

    倒是丁一本来上大学都难,据说他爸爸已经准备送他去参军了,可是也不知道是打开了第六感还是小宇宙爆发,这货居然也考上了,还是和我同一所大学。

    入学那天,我大哭一场,既是为命运的不公,更为了丁一的不离不弃,难道老子这辈子都要和这货栓在一起了吗?丁一憨厚的笑了笑:“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金麟岂是池中物,我们一定能混出个样子来的。”

    老子心想那也要看什么池,金鳞掉到化粪池里也得认命。

    果然大学毕业后,丁一低开高走,事业爱情双丰收,而我为了照顾病重的父亲,只能回到武汉,接手了家里的书店。每天守着那百余平米的店面,耗费着我仅存的青chūn。

    看着路过的一节节车厢,看着车厢里的一张张脸,大家都是为了什么在路上,在马不停蹄,在四处奔波?

    一路胡思乱想,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软卧车厢,火车一路上也停靠了几站,可软卧车厢依然空空荡荡,回头望向身后的硬卧车厢,欢声笑语,人来人往,感觉和这软卧车厢的冷清寂寥,简直就是yīn阳两隔。

    不过既然买的是yīn间的票,也只好老老实实的呆着,远远望去,从自己铺位的隔间里洒出些许光亮,仿佛坟头的鬼火在召唤我这迷失的孤魂野鬼赶紧进坟睡觉。

    走近了一看,原来是王大爷借着床头灯正在看书,王大爷看我进来,点了点头,客气的问我吃了没?

    我看桌子上摆了一只吃剩的烧鸡,还有些凉拌的腐竹花生,后悔的情绪在心中弥漫,早知道就不去餐车了,我就不信他吃的时候我在旁边用水汪汪的眼睛盯着他卖个萌还换不来个鸡爪子啃啃,再怎么样也比餐车的猪食好吃。看着那堆鸡骨头,我只能一边悻悻然的回答:“吃过了。”一边在心中猜想也不知道是不是正宗道口烧鸡?

    突然王大爷手上的书吸引了我,自从父亲将我们老张家的家族企业一家破书店交到我手上之后,我一贯爱岗敬业,牢记我们的企业文化“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我对于书有着一种深入骨髓的亲切感,而且从小长在书店里,我不敢说行万里路,但是要说读万卷书,至少可以打个八折。

    王大爷这本书我倒不是没见过,但是封面上的几个篆体字和泛黄的纸张清楚的表明这是一册古本,我自信不会看错,但是如果这书真是古本的话,起码也能换辆QQ,看来王大爷深藏不露啊。

    王大爷看到了我脸上的疑惑,他似乎也没想到这个看起来2B其实普通的青年原来还有点文艺,也来了兴致,把书放到了桌上,笑着对我说:“你也懂这个?”

    我再次看了看那几个篆体字,没错,《平砂玉尺经》。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