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魔国领地 > 第三十九章 老祖陈抟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第三十九章 老祖陈抟

小说:魔国领地作者:大措字数:8548更新时间 : 2013-07-01 05:28:16
    抱朴子说道:“你知道的只是表面.在古时朝廷对有声名的隐士都会征辟.府县官员也有举贤的责任.所以有很多人举试不第就故意躲到山里隐居.再造出名声曲线进宫.李白当年也跑到终南山玉真公主的别墅边隐居.终于得到公主的推荐才有了后面的际遇.但是陈抟老祖不同.从无上达天听的心思.潜心研究道法.琴棋书画涉猎极广.成就更是非凡.其中有三样世界皆知.那就是创造太极图、创绘洛图.以及注释《正易心法》.”

    马鸿陵纳闷:“太极图.就是那个阴阳鱼的太极图.我一直以为是起源于伏羲.原來出自陈抟老祖.洛图我知道.就是那个乌龟背上刻的黑白圆点图啊.”

    抱朴子解释道:“《尚书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所以伏羲创的是八卦.太极二字初见于《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可见太极与八卦关系非常.但东周以來太极仅有文字记载.并沒有图样流传.到宋代陈抟老祖为便于道法推广.才创立了阴阳太极图.太极的义理一看便知.

    至于洛图.《周易》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但河图洛书究竟是什么样子.《周易》中沒有绘出图形.更沒有文字解释.先秦诸家的《管》《墨》也提到河图洛书.但同样沒有标示图形.今天我们看到的黑白圈点标示的河图洛书就是出自陈抟老祖.

    陈抟老祖制出的太极图和洛图举世皆知.第三件成就却沒有那样明白显眼.而是为一本书作了注释.可是这本注书对中华影响之深超出上面那两幅图百倍.”

    马鸿陵听得一惊一乍.太极图和洛图让多少人穷其一生去参详领悟.从中获益的不知同凡己.千年后的今天全世界至少还有百万人在吃这碗饭.宣称有所发现的、拿到学位的、巡回演说的、吹牛骗钱的不一而足.名利双收的大有人在.原來这两项的创绘者竟是名声寂寂的陈抟而且听抱朴子的意思.陈抟还有更为厉害的第三件成就.这成就仅仅是为一本沒听说过的书作了注解.实在匪夷所思啊.陈抟的成就已经达到了顶峰.怎么还能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抱朴子给壶中添过茶.继续说道:“《正易心法》么.相传是宋代一个位麻衣道士所著.说的是易辞术数的研究.但文艰词晦、极难看懂.陈抟老祖为其进行注释.其实我看这麻衣道士也是陈抟老祖的托名.这里先不说自著托著.《正易心法》里首倡先天易学.把“佛道释”三家之学融合在一起.三教互补.融会贯通.这才形成了中国古代完整的哲学体系.

    陈抟老祖认为应该以三家之学治易、治学、治心、治身、治天下.陈抟老祖的弟子、大儒邵雍以三教合一的方法潜心学易3不炉.夏不扇’.才写出巨著《皇极经世》.进而推动程朱理学的诞生.中国近千年來哪个读书人不受影响.”

    马鸿陵听完半天才消化过來.嘴里喃喃道:“原來陈抟老祖有这么大功业.可是为什么历史上对他的记载不多.只说他是个酷爱睡觉的隐居道士呢.”

    抱朴子进而说道:“那是因为陈抟老祖找到了宏我道门的真法.”

    马鸿陵听不明白了:“宏扬道门的真法就是睡觉.”

    抱朴子的神情微微有些激动:“陈抟老祖的前半生一直在穷尽心血推广道门.太极图也好.河图洛书也罢.都是这样的成就.只是一时不能为世人接纳.转而注释《正易心法》.提出以三教所长治易也只是一种妥协办法.但无意间也完全了中华文化的体系.真正令陈抟老祖从勤奋研法转成高卧嗜睡的原因.还是在他五十岁那年开始的远游.陈抟老祖那次远游所到之地我去过.你爷爷也去过.你也去过.”说到这里抱朴子的有些飘渺不定.眼神也望向西方的天空.

    马鸿陵压抑着激动的情绪说:“魔国领地陈抟老祖到过了魔国领地.”

    抱朴子还是望着西方的天际回应道:“从魔国领地回來.陈抟老祖便放弃了了著书立说.告诉自己的亲信弟子已经找到了宏扬道门的最终办法.但是修行过程极有凶险.自己先在镇岳宫闭关修习.弟子信众不可打扰.于是让弟子把宫门关闭.外人不明其理.弟子也有保密义务.加上陈抟老祖的修行方式确实象睡觉.世人不明其理才给了‘睡仙’的别称.”

    马鸿陵心中震撼.又追问道:“为什么选在这镇岳宫呢.陈抟老祖的修行洞不是在南峰悬崖上开凿的洞室么.那里还刻着避诏联啊.再说镇岳宫香客往來不少.不算清静啊.”

    抱朴子说道:“镇岳宫的确不是闭关修行的好地方.但是陈抟老祖沒有其他办法.因为镇岳宫有一样便利所在.不但华山其他地方百度搜索“”看最新|章节沒有.放眼全国也极难找出.就是因为宫中有口玉井.”

    马鸿陵看着院中的井刚要发问.抱朴子却摇头:“那口井是个样子.毕竟有了金仙公主在井里丢簪的传说.游客进來就要看井.甚至这座镇岳宫在元以前还叫玉井庵.真正的玉井不在那里.而是在宫后石壁上的药王洞内.”

    马鸿陵笑了笑:“李白投谒修道的玉真公主.这里又有个丢簪的金仙公主.唐代的公主都出家学道了.”

    抱朴子也是一笑:“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是亲姐妹.一个在华山修道.一个在楼观台隐居.纯属皇家女儿打发时日的作派.但姐妹二人往來频繁.李白写的《玉真仙人词》说‘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就是这个意思.不过陈抟老祖选在这里闭关修行与唐代公主无关.而是因为这口井实在重要.”

    说完起身进屋拿出一支手电筒.带着马鸿陵穿过殿堂來到宫后的石壁下.径直钻进了药王洞里.药王洞不算深.洞底迎面处的石桌上自然供着药王神像.到了神像前抱朴子也不参拜.伸出仅有的右手攀住石像运气发力.只听吱吱的移动声后.这尊重约千斤的药王像竟被这位独臂的耄耋老人连桌移开.这座药王像背后的洞壁上显露出个一米高度的小洞.里面虽然漆黑.但在手电筒的照射下马鸿陵还是看清了洞内的景物.心中波涛顿时翻滚起來.

    门后出现的不是平地.而是一个圆形的竖坑.直径十余米.深也有五六米.坑壁几乎垂直上下.从门口起有一条呈螺旋状向下延伸的石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坑底中央.有一方小小的水池.水面平静无纹.手电筒照上去如同射在镜面一般.但此洞并非完全密闭.还有丝丝微风从里拂出.应该还有连通外面的地方.

    马鸿陵觉得此情此景在哪里见到过.猛然想起破口而出:“魔国领地.石屋.黑莲.”

    抱朴子示意马鸿陵退后几步.单掌贴在供桌上发力移动掩住了小洞.退出药王洞后.抱朴子开言道:“这个小洞是我五十年前无意间发现的.那时我点着油灯清扫药王洞.把油灯放在石像下的壁角.这里三面封闭按说十分宁静.可是火苗摇曳不休.因此我循着风源找到这个小洞.当时也吓了一大跳.以为那株黑莲生在这里了.幸好只有一汪池水.”

    马鸿陵有些感悟:“镇岳宫一直都有玉井生莲花的传说.我以为是古人附会的幻想.谁知玉井莲花真有其事.但却不是我想象中的莲花.怎么这个水池里沒有黑莲呢.”

    抱朴子说道:“华山其他四峰分别名为玉女、朝阳、落雁、云台.唯有西峰名莲花.不能不说有所來历.世人都以为是西峰上有块象莲花的石头而得名.实际莲花生于山腹内.这莲花就是陈抟老祖从魔国领地移來的一株.但是莲花峰之名由來已久.陈抟老祖应该是知道有这个山洞.才将移來的莲花种在这里.虚莲花峰成了真莲花峰.果然是应了机缘那.至于现在沒有黑莲花.是被陈抟老祖销毁了.”

    马鸿陵一边琢磨一边说:“陈抟老祖不但从魔国领地安然返回.还带回來了活的黑莲.那该有多大的神通手段.难道他所发现的宏扬道法的秘密就是长生.这也符合道教的修行目的.那爷爷您是怎么知道陈抟老祖的发现.”

    抱朴子赞叹道:“果然聪明.陈抟老祖所图划的正是此事.如果世上真有一种长生手段简单易行.并且只要信奉我全真教的人才可用之.那对于我教该是何等的荣耀.只不过这样偏离道法自然的根本.于天道人伦也相违拂.陈抟老祖才弃而不用.”

    马鸿陵听完也有些不寒而栗.脑海中出现这样一景:北宋某日.知名道士陈抟宣布发现了简易版的长生之术.只要拜入全真道都能享受.举世之人都会疯狂拥至.小小的华山被围成人海孤岛.东京汴梁的皇帝也挤在其中.但得不到任何人的尊重.世界上更沒有人务农植桑.人人成了道家弟子长生不老.国亦无国.家亦无家……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