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重生之自主汽车梦 > 第八十九章 转子发动机真有?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第八十九章 转子发动机真有?

小说:重生之自主汽车梦作者:科科的铲屎官字数:2735更新时间 : 2018-03-01 23:06:19
    RB的汽车小巧秀气、结构紧凑;美国的汽车宽敞庞大、马力强劲;法国的汽车个**漫、富有情调;瑞典的汽车安全性高、超凡脱俗;英国的汽车传统经典、贵族风格;意大利的汽车线条明朗、极具动感;德国的汽车注重风度、仪态万千。世界上好车太多了,每一个品牌都是优秀的,每一种型号都有自己的优点。

    而中国车还在蹒跚中起步……

    汽车产业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提高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自主创新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创建自己的知名品牌,才能在国际竞争舞台上拼搏。

    创新不是凭空而来,需要具有广泛而坚实的国民经济生产研发体系和政府相关政策支撑。

    自1956年起,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建立起了自己的汽车工业。几十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的汽车产业步履蹒跚,进步缓慢。与之相比同时起步的RB汽车工业,我们落后太多了。究其原因,是我们对汽车产业属性和社会属性认识不足,仅仅停留在以能造出汽车为满足。

    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社会需求旺盛,政府和企业强调的都是产量、重整车轻配件,重主机轻配件,并未在自主创新上下真功夫。从汽车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员结构、资金使用分配比例上都能看出此问题。

    没有投入,何来产出?

    坐在从粤城飞回的飞机上,杨全在摇晃的气流中一直思考对于零件的管控。从扬帆厂传来消息,零配件活塞连续出现批次不良,罗大国退回两次不良品后立即汇报到杨全这里,在征得同意后派出品质人员千万厂家进行调查参与改善发现材料有问题。

    刚按下葫芦又浮起了瓢,又一小零件气门弹簧又发生断裂。气门弹簧是保证气门关闭时气门与气门座的闭合密封,气门开启时气门准确的随凸轮运动。按照要求弹簧两端并圆并磨平,磨平面要加上倒角其尾部最小厚度要保证0.6mm以上,最上端的一圈的弹簧厚度要逐渐变化且并圈处节距的变化要均匀缓慢。

    从发生弹簧共振断裂起调查,材料厚度不仅与图纸不符合,而且最大应力也达不到要求。追溯调查发现原来是材料厂商提供的材料有问题,不知是修改了工艺参数还是什么原因这一批次产品全都是不符合。

    摩托车发动机也好,汽车发动机也罢其实都是和汽车产业一样,是建立在电力、钢铁、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等各种现代基础工业纸上的,没有这些基础工业体系的现代化,发展现代化的汽车产业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台摩托车发动机有好几百个零部件组成,如果将发动机形象的比喻为100这个整数,那么这些基础都是1,只有这些1相加才能有完整的100。而在中国的100中又有许多的1都是落后与发达国家。

    以基础材料为例,如钢材,一辆汽车所需要钢材为其自身重量的80%,所用部位不同对钢材的厚度、强度、材质的要求就不同。这就需要相应的生产、研发体系来满足汽车发展对材料的不断更新的要求。

    由于基础材料工业落后,相当部分的特种钢材都不能自己生产。比如冲压轿车车身所需要的双面镀锌薄板,对钢板的延展性、镀锌层的厚度、钢板的幅宽及在一定环境下抗腐蚀能力都要求都无法达到。

    80年代我们的钢铁工业生产技术与生产设备落后,轧制不出如此高条件的薄板,结果不得不长期进口。之后武钢、宝钢花了不少力气和外汇进口先进的轧制设备才算解决部分问题。

    宝钢其实也就刚刚开始生产没有多久……

    七七年十月份的时候,从RB访问回来的叶先生到中南海向中央汇报访日见闻和感受说:“RB人的易拉罐啤酒和饮料瓶,我们没见过,不会用。”

    一行人震惊RB人竟能把钢铁轧制得像纸一样薄,还印上了彩色图案。RB人用手指一拉就开了罐头,所以叫易拉罐,而中国的铁皮罐头是焊制的,要用特制的锥子才能撬开它。

    还有一次日方安排中方到八幡厂去参观,中国驻日机构人员奉命随行,驻日机构人员代表国家形象,按照外交部规定必须乘坐中国轿车,并且车前要悬挂国旗。

    车队在高速公路上开得比较快,RB车前面开,中国的车怎么也跟不上去,RB车只得走走停停。后来中国司机不得不冒险加速,这一来中国车受不了,车子抛了锚,怎么也发动不起来了。

    最后中方人员只得坐到RB车里,中国车让日方的清障车给拖走了。大使馆用的车是国产最好的轿车了,面板用的是热轧钢板,既厚又重还要生锈,涂漆后光洁度也不好,而RB用的是冷轧板,酸洗、镀锌、电烤漆,轻盈、透亮。

    这一系列的原因加重了造就宝钢的决心。

    杨全从粤城带回来了几十本从香江飘过来的各种汽车书籍与杂志,花花公子这种畅销书倒是忘了买两本回来珍藏了。人到金陵刚下飞机就奔向了研究小组,书籍行李放在新装修的办公室外让人随时可借阅。

    整理好行头,打听到袁庆礼在实验跑道上后,杨全不紧不慢地走到外面。

    台架实验已经缩小比例了,现在整个研究组把更多重心调整到整车试验,今天测试实际使用时对于发动机评价。工程样车一共三辆,说是工程样品,其实都是市场上购买的车拆除发动机重新装载自由侠的样子货。算上从RB走私过来本田CG125一共四辆摩托车等待评估人员测试。自由侠是逆向本田发动机的,必须拉过来一次评估,差距相信是有,但是差距在哪里必须做到心里有底。

    杨全到的试验跑道上时,评估人员已经检查完车辆状态,正在启动再熄火且不断感受怠速的噪声和抖动。

    “杨总”“杨总”……

    看到杨全出现在测试场地,工作人员相继打招呼,袁庆礼回头看见杨全扭头对身边助手交代几句话后把手中笔记本交给了他。

    “回来了?”

    “嗯,回来了。最近有什么消息吗?”

    “好消息有一个,坏消息也有,要先听哪一个?”

    “坏消息吧,让我先苦后甜”杨全看着缓慢前行的摩托车说道。

    “发动机生产线重新排布调整了,厂房设计初稿已经出来了,等待你这边开会讨论。这个就是坏消息。”袁庆礼故作隐瞒地说道。

    “我懂,是要开始花钱了,所以说是坏消息,对吧。”杨全一思考就知道是什么这个为什么叫做坏消息。“好消息呢?”

    “好消息就是,又招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有一定相关经验的老朋友,说起来你可能不知道,我国曾经研究过转子发动机,这位曾参与其中。”

    “转子发动机?”杨全惊讶地叫了起来,两眼发光地盯着袁庆礼,国产转子发动机他是听过的,但是仅限于网络上小道消息。现在得知身边有人出现,是曾参与过这件事的,一下子对于历史参与感充满了感同身受之情。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