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谪星缘 > 梦中局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梦中局

小说:谪星缘作者:雨茗轩字数:10272更新时间 : 2013-06-20 08:06:17
    却说庐陵王还都之事也有一段因由,原来,早时魏王武承嗣令凤阁舍人张嘉福,唆使洛阳人王庆之等数百人上表,请立武承嗣为太子<1>。武曌不堪其扰,连着几日思绪缭乱,以致夜夜发有怪梦,不得安睡,当年端阳节,圣神皇帝宴请百官集于太初宫<2>丽春台<3>赏午<4>,朝中巨僚尽在,惟缺国老狄仁杰<5>告假不在。

    原来是狄仁杰得了幼孙,端阳当日整好一岁,要行抓周之礼<6>,故而告假不来。武曌心中有事,本想在宴上同狄仁杰闲聊几句,排遣一番。谁料不能得见,反而有了必要当日相见之心。故而也没有什么兴致赏午,草草罢了筵席,便接连几次打发内侍去宣狄仁杰入宫朝见。

    狄仁杰得了召见的口谕,也未待其孙抓周礼成,便急忙换了朝服,坐着牛车到了则天门,到时已经有一众阉人抬着步辇等在门口,狄仁杰急忙下了车换了步辇,让内侍们抬进了丽春台。

    狄仁杰下辇由司宫监高延福引着上了阶梯,刚一上去便远远的看见圣神皇帝站在月台之上向西眺望,急忙走近了两步俯身下拜,口称道:“臣,鸾台侍郎<7>、同凤阁鸾台平章事<8>、加银青光禄大夫<9>狄仁杰,叩请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陛下万岁圣安!”。

    武曌回头看是他来了,转身由云麾将军张昌宗扶着说道:“国老得了嘉孙。好不可贺!今日遭朕扰了家宴,还望国老莫怪!”。

    狄仁杰连忙俯身顿首,回话道:“岂敢,岂敢!微臣侍驾来迟,还请陛下恕罪!”

    武曌转身进了闱帐升了御座,命人将狄仁杰扶起来,搬了坐榻置于闱帐之外,请狄仁杰坐下。

    待狄仁杰坐好之后,武曌开口说道:“今日宣见国老,非是国是,乃是托国老为我解梦,故而你我君臣今日不必拘礼,亦无所谓避讳,惟望国老尽言才是!”。

    狄仁杰拂髯微笑道:“不知陛下仙梦所见何事?微臣言无不尽便是!”,

    圣神皇帝笑而不语,沉思了半晌之后方才说道:“朕连日夜梦与大罗天女着双陆<11>,俱不能胜,不知有何玄理?烦请国老赐教!”

    狄仁杰听罢,暗喜来了讽谏的机会,有意沉思不语。武曌接连催促了几次,狄仁杰才故作为难之态,长叹一声说道:“陛下以江山为局,然陛下宫中无子。何有不负之理?<12>”。

    武曌听罢不免心中一惊,不由得敬佩这话说的高妙,虽其所言俱是棋语,单当成解梦之话听了也找不出错处来,然实则直指立储之事。

    武曌想到此,便回嘴说道:“朕宫中无子,欲以旁子代之,可有转败之机否?”。

    狄仁杰听罢了脱口而出说道:“陛下执白子,然弃己子以黑子代之,纵然陛下以黑子取胜,胜者何人也?”。

    武曌听罢,佯装大怒,骂道:“朕子不肖,朕立从子代之,有何不可?你以棋语谤议帝王家事,该当何罪?”。

    狄仁杰见话至此处倒不如挑明了直说的痛快,只见他不慌不忙摘下头上的进贤冠<13>,捧着那冠,撩袍跪在闱帐之下说道:“宗庙之上世人皆祭父母,此乃天伦使然。臣未闻有祀姑父母于庙堂者也!”

    还没等为之大惊的皇帝说话,他便顿首伏倒在地,大声接着说道:“陛下承先帝天皇之社稷,废帝庐陵王并逊帝皇嗣俱是陛下亲子,陛下今日要立武承嗣为储,便是要将陛下的骨肉送向刀俎,也是要灭绝先皇的血脉,先帝将为无人祭祀的游魂野鬼!臣万死,怯问,陛下千秋万岁之后,欲以何面目再迎先帝?!”

    “臣不敬,当置臣死罪,皇上难向山陵<14>,当治何人之罪?!”

    话毕,狄仁杰不由得老泪纵横,深深伏地长跪不起。

    狄仁杰今日的言语确实有失臣仪,然其所言之语句句皆在武曌心上,重立李氏诸子之事众臣皆不敢言,惟独狄仁杰敢冒死诤言,此事有了宰辅出面倒是解开了武曌的心病。

    圣神帝慢慢起身,走过帘帐,走到狄仁杰面前,泪水也已经润湿了面颊

    圣神帝武曌欠身扶起狄仁杰道,“怀英真宰相也!”,

    说罢便命内侍扶狄仁杰归座,自己亦重升御座

    武曌暗自垂了半晌孤泪,方才幽幽的说道:“既然国老亦是此见,朕欲召庐陵王还都。另有…魏王武承嗣觊觎储位已久,现朝中已成党羽,难为国老要代朕发落了才是!今日你我君臣所议之事,俱由国老裁度处置,朕就寄望于爱卿了!”

    狄仁杰听罢大喜,含泪顿首,高呼“圣明”。随后便起身拜别武曌,归了自家府邸,连夜拟了几道奏章,翌日早朝便联络众臣奏议,武曌一一俱允,如此便有了遣职方员外郎徐彦伯迎奉庐陵王还都之事。

    注。。。。。。。。。。。。。。。。。。。。。。。。。。。。。。。。。。。。。。。。。。。。。。。。。。。。。。。。。。。。。。。。。。。。。。。。。。。。。。。。。。

    <1>(武则天称制以后,武承嗣就以“社稷岂可传于外姓”为由开始了争储斗争,李旦成为了其政治攻势的最大目标。武承嗣在争储斗争中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包括狄仁杰在内的唐室忠臣遭到了他的残酷压迫。其人行为和手段颇为阴险下作,组织酷吏,罗织罪名陷害忠良,不惜讨好薛怀义等男宠。因此,深受时人的鄙夷和憎恨。)

    <2>(太初宫:就是唐代东都洛阳宫。武则天称制后改洛阳为神都,改洛阳宫为太初宫。)

    <3>(丽春台:太初宫中的一处重要楼台,是赏景的专门建筑。有专门用于赏宴的露天月台。)

    <4>(赏午:端午节的饮宴活动,端午节是中国古代的女儿节之一,故而其实赏午活动主要是在女子间进行的)

    <5>(狄仁杰,字怀英,号德英,为唐朝武周时的著名宰相,刚正廉明,执法不阿,以身护法。任大理丞,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狄仁杰深受武则天信赖,受其尊为“国老”。是唐祚延续最重要的功臣。)

    <6>(抓周之礼:是小孩周岁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是第一个生日纪念日的庆祝方式,属传统诞生礼之一。)

    <7>(鸾台侍郎:即门下侍郎,是门下省的副官。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时政出门下省,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

    <8>(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同平章事初用于唐太宗时。自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始,由于唐太宗担任过尚书省长官尚书令。故而唐朝没有首辅宰相的相应官职,实际担任宰相者,便加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义参与朝政。中书、门下二省本为政务中枢,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

    <9>(银青光禄大夫:是从三品的文散官官衔。)

    <10>(纳言:就是门下侍中,是门下省的长官,官居正二品的高位。)

    <11>(双陆:中国古代的双陆是一种类似赌博的棋戏,南北朝时由西亚、印度一带传入中国,相传是在由印度传入的波罗塞戏基础上,由曹魏时王子曹植糅合六博的特点而创设的。一套双陆主要包括棋盘,黑白棋子各15枚,殷子2枚。其中棋盘上面刻有对等的12竖线; 骰子呈六面体,分别刻有从一到六的数值。玩时,首先掷出二骰,骰子顶面所显示的值是几,便行进几步。先将全部己方15枚棋子走进最后的6条刻线以内者,即获全胜。由于这种棋戏进退幅度大,胜负转换易,因而带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偶然性。双陆在当代中国已经失传,存世的文物也极其少见。而在日本旧公家出身的旧贵族中依旧有人会打双陆。而且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精美的全套双陆也藏于日本皇家博物馆——正仓院)

    <12>(本回所述,狄仁杰以双陆棋语劝谏武则天的故事,确实有出处。据《唐国史补》记载,武则天梦见与大罗天女打双陆。局中只要有子,旋即被打将,不得其位,频频输给天女。武则天找狄仁杰解梦,狄仁杰则告诉她说是「双陆不胜,无子也。」劝说是上天在利用棋子来警示武则天。)

    <13>(进贤冠:也叫梁冠,是古时朝见皇帝的一种礼帽。原为儒者所戴,唐代起百官皆戴。进贤冠比照冕旒冠中珠旒的数量,主要以梁的多少分官衔等级,一品为冠七梁,二品为冠六梁,三品为冠五梁,四品为冠四梁,五品为冠三梁,六品、七品为冠二梁,八品、九品为冠一梁。唐宋之后梁冠在旧制基础上增加了梁数。进贤冠一直沿用到明代,满清入关,强迫汉人改变服饰以后,进贤冠也随之消失。)

    <14>(山陵:是指帝王的陵墓,唐代时,太宗长孙皇后有“以山穴葬”的遗嘱,原意是要节俭,不立封土,随便找个山洞埋葬的意思。可是唐太宗却大征民夫,花费不菲地专门在山石中开凿墓室,建造昭陵,归葬了长孙皇后。但是唐代民间流行夫妻合葬,李世民也坚决要求与长孙后合葬,所以李世民也葬入昭陵后,“凿山为陵”、不立封土就成为了有唐一代皇陵建设的传统,唐朝历代皇帝均以此方式入葬,高宗、武则天夫妇也不例外。故而“山陵”一词源于唐代的可能性较大。语境上来说,“山陵”是专指本朝的先帝,在本文中是指埋葬唐高宗的唐乾陵。“凿山为陵”是唐皇室抑或说是长孙皇后的创建,但是优势也很快显现了出来,这种皇陵深处在岩石之中,很难被盗,墓道口一旦隐藏也很难找到。李治与武则天的唐乾陵埋藏珍宝无数,动辄以吨计,却至今未被盗掘!乾陵墓道口,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因当地农民炸山取石,偶然间找到的!因为众多优势,这种葬式很偶然的取代封土,成为了后代帝王的主要葬式,直到明清两代的众多帝王都是以这样的方式下葬的!)

    如果喜欢,请留下你的足迹,有任何意见都请畅所欲言!

    ()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