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谪星缘 > 恶王怨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恶王怨

小说:谪星缘作者:雨茗轩字数:6420更新时间 : 2013-06-20 08:06:18
    却说魏王武承嗣在朝会之上知晓了狄仁杰所奏,知道自己立储之事已成了泡影,一股邪火侵心,旧疾重发,当日下朝归了王府便一病不起了!这么在病榻之上养了几日。

    这一日突然有人急忙忙来报说:“现有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狄仁杰奉圣谕前来宣制,请大王赶紧更衣出去!”武承嗣听罢急忙更衣,勉强由众人扶着到了魏王府正堂,就见狄仁杰已经等在其内。

    狄仁杰本与武承嗣旧有私仇<1>,故而狄仁杰见了他来,也没有什么寒暄,讪笑一声便展开制书要宣…

    魏王武承嗣见状,急忙带着众人下跪,刚跪定就听狄仁杰宣制书道:“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手制:罢魏亲王承嗣凤阁鸾台平章事兼大纳言<2>等职,召回诸职印绶<3>。转授特进<4>之职,加封太子少保<5>,钦此!”,

    话声犹在,狄仁杰左右站着的天官(吏部)使节已经上前夺过了魏王府属官手中捧着的印绶,转而将特进、太子少保的两颗印绶置于了魏王面前。武承嗣知道此道制谕乃是左迁之命,实权俱遭褫夺,不由得茫然不知所措。

    狄仁杰宣毕敕命,斜着眼睛,冷冷地催道“请大王奉制谢恩吧?!”

    只见魏王,跪在地上犹如泥雕木塑的一般,死死沉沉不见动静,持节的春官(礼部)使节随即唱道“请殿下奉制平身!”

    这样再催了几遍之后,魏王木木然…方才抬起头来

    此时的魏王,已经是病入膏肓的景状,额上箍着一条头带,眉目之间满是死气,只是狠狠盯着眼前的狄仁杰,阴阴得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来道:“寡人恨只恨,没能早处置了你这个老匹夫,竟然留你在世上蛊惑主上,我只恨……”

    话没说完,狄仁杰就走上前来蹲下,盯住魏王双眼,锁住眉头,眼脸下隐隐抽动,截然打断魏王的话道:“今上何等圣明,圣聪岂是你我臣下可以蒙蔽的,倘若陛下昏聩至怀英能指其所向,今日明堂之上早不知是谁家之天下了?”

    说罢,狄仁杰将盛着制书的紫檀匣子,撴在魏王眼前,口中说了句:“告辞!”,便愤然转身拂袖而去了,各衙门的使者也都紧随其后,鱼贯而出。只留得魏王府一干人等,凄凄然哭做一团。

    魏王武承嗣依旧跪在地上,踉跄两步扒过诏书,双眼扫将数遍,猛然间,眼中亮出流光一闪,“哇”一声,呕出一大口血来,众家臣门客,惊上前来七手八脚的搀扶,

    魏王瘫软着让人撑起,硬生生榨出几分力气,拧过颈项,向着高墙外隐隐在花影中屹立着的含元殿,拼上残留着几丝的魂魄嘶声喊道“姑母!咱们武姓一门终究难逃汉朝吕雉家一样的宿命啊!”声音一落,便一口气哽在喉里,昏死过去了。

    武承嗣这般景状,立在堂门外的一个豆蔻少年全都噙泪看在眼里,却并未进来搀扶。这少年就是武承嗣的嫡长子,武周宗室的宗孙——南阳郡王武延基。

    自此,魏王武承嗣旧疾添了新恙,一股恶气打地心神渐灭,昏昏然也没了求生之欲,未能再离床榻半步,纵然名医见了几拨、名药吃了几车,也不过拖了不足三月。

    这年过了重阳还未满四日,九月十三日辰时,一世枭雄武承嗣终究一命呜呼了。武曌下制,追赠魏王武承嗣太尉<6>、并州牧<7>之职,南阳王武延基袭魏王之爵,称继魏王。

    此时李哲一家已经归至京郊,其间事情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注。。。。。。。。。。。。。。。。。。。。。。。。。。。。。。。。。。。。。。。。。。。。。。。。。。。。。。。。。。。。。。。。。。。。。。。。。。。。。。。。。。

    <1>(长寿元年(693年)正月,本作所述的五年前,武承嗣勾结酷吏诬告狄仁杰等人谋反,狄仁杰等七人被捕下狱。狄仁杰未曾受任何刑罚,便招认了罗织给自己的罪名。随后,狄仁杰在狱中拆下了被子头上的布帛,在其上写下了陈诉冤屈的奏表,并将奏表缝入了棉衣中。当时正值冬春交际之时,狄仁杰便要求狱吏叫其家人来将棉衣取回,把棉衣中的棉花拿出去晾晒。狄仁杰的家人随即在棉衣中发现了鸣冤的奏表,狄仁杰之子狄光远因此持书上告朝廷。武则天在得到鸣冤奏表后召见狄仁杰等大臣问道:“你为何招认罪状?”,狄仁杰回答道:“当时如果不招认,臣已经死于酷刑”。武则天又问:“你为何要写谢罪求死的奏表?”。狄仁杰断然否认道:“臣无此表!”。武则天随即查实有伪证。自此狄仁杰等七大臣才得以脱罪获释。但七人全部被贬官,放了外任。四年之后,狄仁杰才被召回京中。此事在后世常被作为狄仁杰机智的事迹进行宣扬。)

    <2>(大纳言:是凌驾在三省之上的一个官职。由于武周时期职位名号相对混乱,武承嗣为“大纳言”的官职是何意味一直为史家不解。如果不存在史官记述错误的问题的话,“大纳言”可能就是高于“纳言”的一种官职。)

    <3>(印绶:古时的印信和系印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印绶是官僚权力的象征,剥夺印绶,是削夺其权威的行动。)

    <4>(特进:官名。始设于西汉末。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位在三公下。东汉至南北朝仅为加官,无实职。隋唐以后为散官。特进是虚职,也就是实际上完全架空实权后给予的官职。)

    <5>(太子少保:东宫属官,是太子太保的副职,名义上是处理太子安全事务的官员,但其实是荣誉职位,一般由朝中大臣兼任,并无实权。本作中特别加入了这个官职,来表示武承嗣立储的希望完全遭遇破灭的现实。)

    <6>(太尉:古代三公之一。在唐代时名誉上的官职,只用于赏赐。并无实权,而且多用于追赠,故而很少有人活着位列“太尉”的)

    <7>(并州牧:相当于并州刺史的官职。由于武氏家族原籍在并州,故而武承嗣死后被获封为并州牧。实际上“州牧”这个官职明显是专用于追赠。因为实际上州级的地方官,唐代称长史或刺史。)

    如果喜欢,请留下你的足迹,有任何意见都请畅所欲言!

    ()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