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谪星缘 > 翠微宫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翠微宫

小说:谪星缘作者:雨茗轩字数:9486更新时间 : 2013-06-20 08:06:20
    第三回 庐陵王仪返长安城 李仙蕙艳惊麟德殿

    话说李哲一家由房州出发,浩浩荡荡往京城走了将近一个月,行至京郊,便在终南山翠微宫<1>住了下来,圣神皇帝下谕命春官(礼部)<2>遣了教习带着诸王子在翠微宫中研礼,内庭中也遣了尚仪局尚仪<3>孔氏带着司宾<4>白氏等人来教授永泰、安乐两位县主礼仪。

    诸王子如何研礼暂且不提,却说那李仙蕙姐妹二人每日带着近身的侍女在漱玉殿内研习礼仪,奉谕前来教习的尚仪孔氏闺名浣芷,本是褒圣侯<5>孔崇基<6>之妹,是至圣文宣王孔子的第三十四代孙。因是圣人之后,故而治学极严。李裹儿和众侍女起初觉得新鲜,还愿意学习。结果没过三天俱都不堪训教,个个垂头丧气勉强应承。李裹儿受不了管束,便屡屡搅闹,孔尚仪训诫于她,她便聚众顶撞,确实把孔氏气了个不轻。

    众人之中只有李仙蕙一人一心向学,未及半月其举止仪态已可谓是都中闺门的典范了!孔尚仪爱其好学,欲收其为门生,将其所欲报于韦妃,韦妃大喜!当即命人备好了束脩,在漱玉殿设了孔子圣像,命李仙蕙行了拜师之仪。自此孔尚仪就不单教授她礼仪,连同诗书学问也都一并教授了。

    这一日到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春官(礼部)和尚仪局的教习都要回京筹备宫中祭月之仪及秋夕夜宴等事。李重润李仙蕙等人得了三天的假期,难得没了约束,便在翠微宫中野玩了一天。到了晚间,李哲夫妇祭罢了月亮,便开家宴于喜安殿,于是又是一夜的天伦欢聚。

    翌日,京中各路王驾奉谕来拜谒庐陵王一家,此时庐陵王李哲重归储位已是众人皆知的大事,因而各府亲王郡王俱都争先恐后的往翠微宫赶。此时魏王武承嗣已然病危,只得遣其长子——南阳王武延基代其前来。

    武延基十五日刚进宫领了宫宴,亥时方回得王府,结果十六日未到卯时,又就早早起身出了京都,虽然睡了一路但依旧是昏昏沉沉的,因此到了翠微宫也没什么兴致。何况当日又是无尽的繁文缛节和曲迎奉承,更是叫人困倦。这么浑浑噩噩在翠微宫里杵了半日,下午开宴又在喜安殿,好不容易耗到了将近酉时,武延基实在是支撑不住了。便佯装是不胜酒力,借故逃席而出,欲寻个僻静的所在睡觉去!

    武延基出了金华门,兜了个大圈子,又由云霞门绕进了翠微宫,过了含风殿便寻着风景雅致的所在走,也不知道是怎样的路径,到了一处满目霜叶的园林,这么折腾了两天实在是困倦,于是在溪流边上的枫树之下、黄花之中找了一块巨石,解下罩袍铺在石上,以石为榻,便昏昏睡去了。

    睡了不到一个时辰,落日西垂,秋风乍凉,武延基不禁打了个冷战便醒了过来,枫叶和桂花落了满身,武延基也不急于掸去,盖着落英秋叶躺在石上看着赤霞满天,不由得心旷神怡。自家的父王病了这么几个月也把他折腾了个够呛!难得到了此处,讨得了这般清净!于是就这么独自悠然躺着。

    不知过了多久,猛然间一阵香风袭来,又一阵落花飘然而至,霎时间桂香涌动,实可谓沁人心脾!武延基这才起身,绕过黄花去寻那芳香的踪迹。

    武延基沿着溪流溯源而上,但见这一径秋水里尽是红黄二色的落木。踏着红叶走了这么二三十步便远远看见眼前山崖之上落下一挂飞瀑,阵阵清风裹挟着桂香由那瀑布而来。瀑布旁的高台上立着一株偌大的桂树,遥遥可见桂花之下有一座极其雅致的殿宇,殿宇下菊花环绕着一方小小的露台,再走近些可见那殿宇门上悬着“漱玉殿”三个大字。

    清风袭来桂花飘落,但见殿宇之内、落花之间幽幽然走出一个十四五岁极标致的黄衣美人来,

    那美人手执宫扇踏着宫步在露台之上来回走动,时不时的飘飘下拜。映着晚霞,美人身上金光闪动,凉风拂过又有裙带随风飘摆。由下至上这么看去,其人犹如落仙御风曼舞一般!

    武延基仿佛教这美人摄去了魂魄,仰着头远远的痴望着,由夕阳西下直看到玉兔东升,映着皓月,桂花飘落犹如星辰浮动,但见那美人置身于落花之间仿佛周身散着银光,更是楚楚动人!落瀑之声宛若珠落玉瓶,月桂之香好似巫山云清,其情致之美难用言语尽表!

    不知这么看了多久,恰好一阵秋风送爽,吹落万千霜叶袭来,那美人屏扇避风之后,却不再映月踱步,反而抬头望向渺渺银汉,痴痴静立了许久…

    武延基见此,亦探着美人目光望天一看…

    只见静夜之中,浮起丝丝沉云暂蔽了明月,倒显得银汉越发璀璨。却见隔着银汉,牛女二星齐放异光,直惊得武延基好一阵诧异!

    武延基让那星光照地一愣,赶忙回过神来再往漱玉殿上一盼,却再不见那黄衣美人的踪迹!

    看那美人不在,武延基活似让人抽去了魂魄,依旧痴痴的站在溪边,泥雕木刻一般地怔怔然独自站了也不知多久。直到魏王府并南阳王邸跟着他来的几个从人急忙忙的来找他,他才如芳梦未醒般地勉强回过了些神来。

    混混沌沌的武延基倒也听得见众仆从问他话,他也只是张着嘴,哼哼哈哈的不知所云。

    仆从间一个叫九坎的少年壮着胆子去摇他,问他方才哪里去了,他才懵懵懂懂说出一句囫囵话来道:“是问我那里去了么?我好似是上得蟾宫去了!”。说罢依旧痴痴憨笑,再没有言语。

    众仆从听罢吓的个个面如死灰,皆以为他是让花精给魇了。便急急忙忙要架着他出宫门,谁知武延基跟着走了方两步,却又见数片霜叶由眼前飘落…

    武延基看了似有所感,竟疯了也似的挣开众人,回身跑到自己方才站了好些时辰的那飞瀑之畔,撩起前襟就往里头揽落了一地的霜叶。

    众仆从自然惊了人色尽失,也不敢强压于他,便只得跑上来帮着捡拾那丹枫,直到看着武延基自己也包不住前襟了,众人才七手八脚地裹着武延基出了翠微宫,在云霞门下把他塞进了车里。

    魏王府司阁谒者<7>高念道把武延基伺候消停了,这才请了执事的属官向李哲报说南阳王酒醉不能亲自来辞别,这样得了李哲的应允,便急忙驾着车径直回了京都。

    注。。。。。。。。。。。。。。。。。。。。。。。。。。。。。。。。。。。。。。。。。。。。。。。。。。。。。。。。。。。。。。。。。。。。。。。。。。。。。。。。。。

    <1>(翠微宫是唐代建在终南山上的离宫,也是三大内以外距离京都长安最近的离宫,因气候凉爽所以初唐时期是朝廷常驻的离宫之一,翠微宫的正殿为含风殿,唐太宗李世民就崩御于此。翠微宫的正门是云霞门。在翠微宫旁还有皇太子专用的离宫,正殿为喜安殿)

    <2>{春官<礼部>:括号中的内容是在武则天执政以外的时间里,各官署和各官职的原有名称。武则天**称帝之后,大肆改动了唐代各官署衙门的名称和官职称谓,神龙政变后全部进行了恢复。这部分内容,上回书已经交代过,本作中会陆续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详细交代。}

    <3>(尚仪局:内廷六尚之一,内廷六尚是女官组成的事务性机构。尚仪是尚仪局行政长官的官职。详注请见第五回。)

    <4>(司宾司:是六尚二十四司之一,隶属尚仪局。司宾则是尚仪局司宾司行政长官的官职。详注请见第五回)

    <5>(褒圣候:是衍圣公的前身,是唐代册封给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官爵,孔子世家是人类历史上承袭时间最久的贵族世家。褒圣候和衍圣公也是孔子世家千秋世袭的封建爵位。满清灭亡后,1935年民国政府取消清廷封建,但是保留了给予孔子嫡长子孙特别官职的传统,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先生被国民政府任命为首任了“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2008年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在台北病逝。其孙孔垂长2009年9月25日正式接受马英九领导的台湾当局的任命,受袭封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6>(孔崇基:时任褒圣候,是孔子的第三十四世嫡孙。袭爵于中宗首次登基之后。中宗复位后加授其为朝散大夫)

    <7>(司阁谒者:唐时开府制的亲王家中的宦官首领,实际上是亲王的生活秘书,中国古代、清朝以前,阉人宦官并不只是养在宫中,亲王郡王这类高级贵族家中也养有数量虽少但也具有相当规模的阉宦,这部分阉人多由朝廷宦官机构内侍省<本作所述司宫台>派遣,其中高位者亦有朝廷封立的颇高品级,其中一般王家的首席宦官称“谒者”,“谒者”在先秦及秦汉时期原本是负责通达谕令的帝王近侍官员,到了唐代则由宦官充任,“谒者”品级应该与内侍省的“内谒者”相同,为从八品下,而“司阁谒者”亦简称“司阁”,是开府亲王家的“谒者”,品位略高于“谒者”,是负责安排亲王生活事务的高级宦官。“司阁谒者”实际上是美差,亲王一旦被册立为皇太子,“司阁谒者”就会成为东宫宦官机构——“太子内坊局”的首领,坐到从五品高位。而一旦亲王登基,“司阁谒者”更是能当即成为从三品的宦官之王——内侍监,得以统御内侍省。武则天晚期至玄宗在位的盛唐时期,全国一度有数万阉人,是中国历史之最!当时仅在大明宫一处就养着将近两万的阉人,这还是不算长安其余两大内、东都两宫及全国各地离宫中的阉人数量,这些人尽归内侍省统领,可想而知内侍监的权力有多大!)

    如果喜欢,请留下你的足迹,有任何意见都请畅所欲言!

    ()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