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谪星缘 > 成大妆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成大妆

小说:谪星缘作者:雨茗轩字数:7438更新时间 : 2013-06-20 08:06:21
    那桂树下、菊花间的美人自然不是花精!正是永泰县主李仙蕙!

    原来八月十六日诸王来谒见李哲,李哲诸女眷俱被藏于内院偏殿。虽也置办了小宴给她们,但因韦妃严令不准出去,玩耍了一会李仙蕙便觉得没意思了,今日李重润又在外面陪席不能进来陪她嬉闹,更是让她觉得烦闷。她便独自到了漱玉殿,先在殿中看了一会儿书,等着天色渐暗,已经不能看清楚朱批小字了,才合卷出来。

    因为想到前几日孔尚仪所授宫步还未练习地十分流畅自然,所以才开始在殿前的露台上练习。直到明月已至中天了,她正为牛女异光所引之时,才见自己贴身的婢女离珠上来叫她。

    说是李重润吃了个酩酊大醉,别人要解他的头发,他闹着不肯,非要李仙蕙过去。韦妃这才命人上来寻她,

    李仙蕙听着自己哥哥又耍了酒疯,急忙就要走,转身之时才见一个满身落花的少年一身朱衣披着一件猩红的罩袍,头上插着几片红艳艳的枫叶,立在溪边,远远的和她同眺天星。已经入夜也看不清长相,亦不知他看了多久,倒是弄得李仙蕙又气又羞,才以扇遮面急忙回了李重润的住处。

    却说这八月十六一过,春官的教习和孔尚仪、白司宾俱都回了翠微宫,王子和县主们又开始日日研礼。到了九月初一这一天,宫中送来了大量的衣冠首饰,俱是为皇太子册封之礼准备的东西,圣上的口谕也随之而来,说是册储之日定在九月十五申时初刻。

    其后由春官、中御府(殿中省)、司宫台(内侍省)、内廷、命妇院及东宫来的人便也都陆续住进了翠微宫,大小官员并阉人、女官整日熙熙攘攘的进进出出,准备还都的事宜。

    由此整个翠微宫就忙乱了起来。李哲一家清净自在的生活自此也就真的一去不返了!李哲夫妇整日奔波于各处之间,连正经用膳的时间也都没有了。

    李重润和李仙蕙二人虽停了学业,但也真的被当成了成人使唤,李重润兄弟专管车马辇舆之事,李仙蕙则专管衣冠服饰之事,两个人也都各自奔忙,再无暇玩耍厮闹了!只有李裹儿一人成了脱缰的野马一般,带着一众小宫婢在翠微宫各处厮闹游玩,扎扎实实野玩了几日!李哲等人无暇管她,也就只能放任着她胡闹,只要是不扰了正事,也并没人问她!

    最头疼是到了九月十二日,圣神皇帝突然下制命李哲改名,不知何故,武曌深信言灵之事!普天之下凡是跟文字相关的事情,她都极其挑剔,反复折腾!置于姓名、年号、封号这类的事情,更是挑剔到偏执的地步。自其掌政以来,一年改元数次换几个年号都是常有的事情,因此而浪费掉的人力物力,简直无以数计。

    李哲初生之时官讳叫做李显,唐高宗仪凤二年其王爵由周王徙为英王时,武曌又改其名为李哲,而今他要受封为皇太子,圣神皇帝竟又要命其将名讳改回李显。

    这可苦了各处的工匠和各衙门的官员,现成已有涉及李哲名讳的器物和文书都要重新改过一遍,改不了的俱要毁了重制,由此翠微宫中更是喧闹倍于前几日,工匠和官吏们俱都都通宵达旦赶工修改,紧紧张张到了九月十四日还有这么三五件器物上未及更改,只得由仪仗中撤下。

    九月十四日早上又有武承嗣的次子武延义来报丧,说是魏王武承嗣昨日薨了。李显一家忙忙乱乱的那顾得上这件事,只得宽慰了两句留下丧帖,把武延义打发走了。

    这样一直忙到了十四日午间,因为次日要早起,所以李显(李哲)夫妇命各处申时三刻前全部了结手上的差事,各回住处休息。各处因为这么十来日的疲劳,故而到了时辰都各归住处,昏昏睡去了。

    却说众人皆早早入寝,偏偏唯有一人不肯,那就是安乐县主李裹儿。。。

    李裹儿自然知道翌日就要进京,本是顽皮至极的一个人,此刻哪里睡得着?!原本她是在李仙蕙处赖着瞎折腾,李仙蕙一个女娃娃,跟着自己母亲忙了半个来月,本就累着了,难得歇着,哪里有心理她?更何况这些日子众弟兄姊妹都是四处忙活,唯有李裹儿一人是闲得惹人恨,李仙蕙此刻顶数见不得她,便连掐带吓唬的把李裹儿赶了出来。

    李裹儿领着新派的众侍婢回了己处,有心再闹上一阵,却无奈众宫婢知道明日事大,鲜有人再敢应和,又有李仙蕙的乳母崔氏知道她这里容易生事,便佯作盛怒之态,找由头进到这厢来呵斥了众宫婢好一阵,这么一来就再没人敢追随李裹儿了。

    这个崔氏虽说是李仙蕙的乳母,但因李裹儿生于流途,幼时没有按制择配乳母,早年庐陵王邸又困窘,为李裹儿配乳母、保母的事情就此延宕至今,崔氏只得奶大了李仙蕙姐妹二人,故此崔氏在韦妃面前也极有体面。

    其实这皇家的乳母及大,能顶半个母亲,因而李裹儿也怕崔氏,崔氏那么呵斥一阵才走,李裹儿也遭唬住了一阵,脱了衣裳,钻在衾里消停了半晌。。。

    可她这样的人遇上这样的事情是万睡不着的,没一会她就又呆不住了,翻起来就去摇躺下了的众宫婢,见没人敢应,她就又谋着往外溜,谁知崔氏早防着她这手,由外头把门闩上了。

    李裹儿无奈,只得回来自个儿跟自个人闹别扭,翻箱倒柜地摔衣裳,赶巧朝廷送来给她入朝用的朝服冠带竟在她柜里放着,见了这些她倒来了兴头,自个儿给自个找了个“早作梳妆”的理由,便胡乱地玩起了朝服。。。

    这里头也有凤冠,但李裹儿未及笄<1>,这凤冠不是真的给她戴的,其实不过是辇舆之上的一个摆设罢了!因而这凤冠是成人的尺寸,且是大妆之后义髻外头戴的,这么一来就大的出了号了,李裹儿一个娃娃的脑袋足能罩进去两个还富裕很多!

    李裹儿不管那么许多,顶着那凤冠在头上,活似扣了一个盆,眼睛也看不清楚外头,就跌跌撞撞地来回折腾,那凤冠又不是军盔,哪有这么玩的,李裹儿自个儿没发觉,实则这凤冠没两下就遭玩坏了,珠翠撒了个满地。

    她倒是“不知者无畏”,依旧罩着凤冠,缠着朝服就对镜“大妆”了起来,直画了满脸的胭脂,一脖子螺黛才罢手,就这么这闹到将近亥时,她竟才睏,就那么个嘴脸面目,竟就径直回去睡了。

    注。。。。。。。。。。。。。。。。。。。。。。。。。。。。。。。。。。。。。。。。。。。。。。。。。。。。。。。。。。。。。。。。。。。。。。。。。。。。。。。。。。。。。。。。。。。。。。。。。。。。。。。。。。。。。。。。。。。。。。。。。。。。。。。。。。。。。。。。。。。。。。。。。。。。。。。。。。。。。。。。。。。。。。。。。。。。。。。。。。。。。。。。

    <及笄:古时女子的成人礼,是对照男子“及冠礼”的成人礼仪,古时女子一般15岁行“及笄”之礼,皇室女子略早,一般是13岁行“及笄”。“及笄”之前女子还是女童,因而不戴首饰不化妆,及笄礼后待嫁,女子才开始学习化妆术并佩戴首饰,因而朝仪要求的状态下,未及笄前,皇室公主是不佩戴凤冠的。但依照《虢国夫人游春图》等唐代图像证据看来,其实唐代贵族之家的女性幼童也是佩戴簪环首饰且化妆的,这方面守礼不守礼似乎完全是个人选择的问题!关于及“笄礼”本作二十八、二十九回有详述,敬请关注!>

    如果喜欢,请留下你的足迹,有任何意见都请畅所欲言!

    ()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