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谪星缘 > 撩动十五行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撩动十五行

小说:谪星缘作者:雨茗轩字数:12226更新时间 : 2013-06-20 08:06:30
    只见李仙蕙慢移莲步,飘然落下玉阶。盘金绣<1>的寿客纹裙摆底下,随其行动露出茜色的一双镶珠仙飞履<2>。橘色的一袭曳地金丝罗流仙长裙<4>飘飘遮蔽其上。长裙上罩着一层薄如蝉翼的金色纱罩裙。裙身胸口上用纭裥法<4>绣着水菱状的一团金英。金英纹上系着一条五色彩绦,彩绦下掖着一件明黄色的锦绣大袖襦衫<5>,其上以盘金遍绣黄华。领袖之上尽由瑞彩斑斓的各色彩珠镶遍。闪着珠光的领口托着一条长长颈项。脖颈之上挂着一条镶金琥珀璎珞<6>,隐隐蔽着白嫩嫩、粉嘟嘟的半截酥胸。

    她今日梳的是蛮鬟锥髻<7>,因未及笄<8>,故而簪钗之类的的首饰一概不戴,只在微微右斜的顶髻上用镶金的素玉栉<9>别着发髻,顶髻下的绿云间插着红黄相间的帝女花,右耳之下也是同样花色的一捧秋菊。双耳上垂着两只散着柔光的琥珀耳铛<10>,耳铛边垂着两缕长长的鬓发,发丝游离之间尤显得她面若春花一般。

    李仙蕙因尚在年幼,又天生的肌肤白若春雪,故而未施铅华<11>。额上只微微施点着淡淡的鹅黄<12>,眼下唇边点着葵花状的面靥<13>,两道峨眉之间贴着菊花状的寿阳妆<14>。素净的脸上浮着暖玉一般的光华。众人见她:两颊若春桃待露,双目似秋水含波,举止若九天云动,行动似风摆游丝。灯下观之,尤其觉得其仪态貌相煌煌犹如天人一般!

    李仙蕙缓缓走到筝前,就见那筝置于地上。其后有掌扇提炉的各一对宫女垂首席地而坐,宫女手中的提炉内焚着瑞脑<15>。那筝两侧立着的一对博山炉<16>内也焚着香。宫女身旁立着两架华灯,灯光之中四炉齐放流烟,照得烟丝犹如霞光一般!

    李仙蕙用润如脂玉的两指稳住鬓发,嫣然转过身来,飘飘下拜向今上万岁施了一礼。便悠悠绕至筝前落座而下。

    这一坐,乍惊得香烟缭乱,广袖博带浮着瑞脑之香而起,环佩玲珑随着婀娜之姿而动,一时间金云聚拥、异香弥游,生生把个李仙蕙掩映得若如落仙一般。

    就见她慢探笋指,便轻轻试了试音色。玉指撩拨之间筝然芳轨声响,方惊得满殿朱紫应声而醒,众人方知不在梦中,霎时间赞叹之声喧然而起!李仙蕙也未觉得是叹她,见弦色俱美,便弹筝唱道:“

    湘江云散啼痕重,高唐雨霁霜露浓。

    屏帘遥见南山远,扶栏怮看东篱荣。

    今夕群香寞落处,空有帝女映庭彤!

    雁字归去鸿书尽,绵绵忧思以何终?

    晦月难明离别近,旬尽落英伏玉觥,

    三秋佳梦乍醒处,犹见东阁霜叶红…”<27>。

    刚刚起调之时坐部伎的众乐工不知其韵,故而只有李仙蕙一人弹着一把筝独唱。到了“雁字归去鸿书尽”一段,众乐工也都掌握了韵调,故而都各执乐器随韵而奏。

    似有鸿雁之鸣,如有落花之声!乐音绕于廊柱之间,辗转出了麟德殿。

    此时武延基奉谕已经到了麟德殿外,被这乐声牵引,竟不顾内谒者来请,便径自进得了殿来。

    绕过了屏风就见李仙蕙端坐于明灯香烟之间,虽只是背影,然其风姿之丽依旧灿灿如明星一般。武延基痴痴立于屏风之侧,默默的听着曲词。无端端心如刀绞一般,无尽的凄凉涌上心头!

    却说此刻李仙蕙唱罢,本当还有一段弹奏,不料正要结尾,一根筝弦崩断。

    太平公主见此笑道:“看来永泰是得了知音了!”,举座之间顿生欢笑之声,夸赞之声大起,众人皆都拜贺圣上得了嘉孙。惟有李仙蕙心中感其不祥,沉沉然,默默无语…

    正在众人齐声赞扬李仙蕙之时,却见夏官(兵部)尚书、建昌王武攸宁<17>急急忙忙奔进殿来,跑的满头大汗,到了御座之下便一头栽在地上禀报道:“启奏圣上!现有河北道后军总管、左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18>急报军情至我处。据报:自上月突厥可汗阿史那。默啜<19>以武延秀<20>非唐室诸王为由、借“匡扶唐室”为名入寇以来,妫州<21>、檀州<22>、蔚州<23>、定州<24>等地俱已相继陷落。本月十一日戊辰,突厥攻陷赵州<25>,赵州刺史高睿殉国,长史唐波若叛降,赵州百姓万余人遭屠灭,州城尽毁。前日突厥又围相州<26>,而今默啜直指神都而来,洛阳危在旦夕,还请陛下速作圣裁!”

    武曌听报大愕而起!一时间麟德殿内欢庆之声骤停,错愕之声大起!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注。。。。。。。。。。。。。。。。。。。。。。。。。。。。。。。。。。。。。。。。。。。。。。。。。。。。。。。。。。。。。。。。。。。。。。。。。。。。。。。。。。

    <1>(盘金绣:唐代亦称累金绣,是中国古代最精妙的刺绣手法之一,是将黄金抽成细线后刺绣而成,工艺技巧十分复杂。原本唐代是否存在累金绣一直是学术界极重争议的问题,但在陕西法门寺塔地宫被发现后,在佛指舍利旁的唐皇室供奉物品中发现了大量的累金绣织物,供奉账册中甚至有“武后一腰绣裙”的记载,被怀疑为武则天衣物的这条绣裙,也是由盘金绣法制成。)

    <2>(仙飞履,履<音‘吕’>,履就是鞋子,但是在唐代,“鞋”是专指单底的鞋,另外还有重底的称“舄”,“鞋”和“舄<音‘细’>”统称为飞履”就是隋炀帝时代开始流行于宫中的一种“斑鸠头履”,这种鞋整体造型像一对窝在水中的斑鸠,履首制有斑鸠头。)

    <3>(长裙:在唐代“长裙”专指裙腰长至女性胸部以上的的长裙,这种长裙在胸部扎系,唐时很常见,和“褴裙”有典型的区别。)

    <4>(纭裥绣又称退晕绣 ,起源于唐代的一种刺绣方法,即现代所称的戗针绣。它可以表现出具有深浅变化的不同的色阶,使描写的对象色彩富丽堂皇,具有浓厚的装饰效果。)

    <5>(襦衫:是唐时的一种便装上衣,款式和袍衫相同,但袍衫是正式礼服,而襦衫只是便装。根据社会阶级的不同襦衫袖子的宽窄也有不同,百姓及贱民穿着的襦衫多为窄袖,而官僚贵族穿着的襦衫多为宽袖、大袖。初唐时期襦衫普遍流行窄袖,到了盛唐以后,开始普遍流行大袖襦衫,《簪花仕女图》中描绘的就是这种服装,襦衫有多种穿法,唐时将襦衫穿于裙内,也是非常常见的穿法。)

    <6>(璎珞:<音‘英落’>,是外来语,属梵文直译的词汇。又称缨络、华鬘。古代用珠玉串成的颈饰。璎珞原为古代印度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后来随着佛教一起传入我国,唐代时,被爱美求新的女性所模仿和改进,变成了项饰。它形制比较大,在项饰中最显华贵。 )

    <7>(蛮鬟锥髻:唐代流行的一种发型,因是一种不对称梳理的发型,故称“蛮鬟<音‘环’>”,又因顶髻成锥状,故称“锥髻”。蛮鬟锥髻是一种偏梳的发髻,有一种不对称中寻求和谐的美感。)

    <8>(及笄<音‘吉’>:亦作“既笄”。专指古代“笄礼”。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笄”是一种双股发饰,类似簪子,实际上簪子属笄类。)

    <9>(栉:<音‘至’>,是梳子和篦<音‘毕’>子的统称。栉中齿疏的为“梳”,齿密的为“篦”。唐时亦有专门物品称为“栉”。栉是唐代重要的女子发饰,经常佩戴。日本传统头饰中戴梳子的习惯也起源于唐代女子带栉的的习俗。)

    <10>(耳铛:就是缀着饰物的耳环,是古代常见的耳饰,是耳环中的主流。)

    <11>(铅华:古代的妆粉里面会添加铅,所以铅华是妆粉,曾经是古代中国妇女长期使用的化妆增白用品。)

    <12>(鹅黄:亦称“额黄”,中国古代妆容中的一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是指将黄色的妆料涂抹在额头之上的化妆方法。)

    <13>(面靥:“靥<音‘叶’>”是指酒窝,而“面靥”是指唐代的一种化妆方法,就是化妆时画在酒窝处的妆容,起初并不是为了妆饰, 而是宫廷生活中的一种特殊标记。当某妃例假来临,不能接受帝王御幸,即在脸上点上小点,称为点痣,也叫点“的”,女史见了,即不用列名,后来逐渐成为一种妆饰。起初只是星状的,但是其后发展成为各种花色,以星状和月牙状的居多。)

    <14>(寿阳妆:是指唐代女子化于额头及眉心的一种妆容,起源于南北朝。南朝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睡午觉时,有梅花落于公主额上,成五出之花,久久不能擦拭掉。皇后看到之后,觉得这种妆容十分艳丽,便开始主动化这种妆容。随即成为宫廷中流行的妆容。此妆也因寿阳公主而得名,称为“寿阳妆”。寿阳妆多为裁彩纸贴于额间,也有以螺片、珠宝等奢侈材料制成的寿阳妆。)

    <15>(瑞脑:又称“龙脑”,即“龙涎香”。是采自抺香鲸胃中的一种名贵的动物香料,有“天香”“香料之王”等美誉。它与麝香的香韵几乎是所有高级香水和化妆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龙涎香的香味清灵而温雅,既含麝香气息,又微带壤香、海藻香、木香和苔香,有着一种特别的甜气和说不出的奇异香气。其留香性和持久性更是其他香料无法比拟的,要比麝香长—倍,作为固体香料它可保持其香气长达数百年。历史上流传有龙涎香“与日月共长久”的佳话。在李清照的词--《醉花阴》中亦有提及曰:"瑞脑消金兽",所指就是“龙涎香”)

    <16>(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名,是中国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在唐代算是古雅之物。常见的为青铜器和陶瓷器。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

    <17>(武攸宁:武则天伯父武士让的孙子,太平公主第一任丈夫武攸暨的同宗哥哥,唐玄宗贞顺皇后——武惠妃的父亲。其人贪酷至极,武则天在位期间贪赃枉法、虐待百姓,颇为时人痛恨。)

    <18>(李多祚(654-707),胡人,唐朝著名将领,东北靺鞨族。“李”姓为唐朝赐姓。人称“黄头都督”,少以军功历任右羽林卫大将军,前后掌握禁兵、北门宿卫二十余年。曾两次参与李武之间的斗争。本作中的重要人物。)

    <19>(阿史那。默啜:后突厥第二个可汗﹐骨咄禄之弟。骨咄禄为可汗时﹐命其居南牙(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691年﹐骨咄禄死﹐默啜继立﹐拥兵四十万。西讨党项﹑拔悉密﹑突骑施及西突厥十姓部落﹐又远征中亚昭武九姓地区取得成功。东击奚﹑契丹等族﹐扩地万里﹐漠北各部族大多受其控制﹐势力略与东突厥颉利可汗盛时相当。是武周朝廷当时最大的外部威胁。据说默啜曾经在长安为质子,于李唐皇室有私交,故而对当时李氏皇族的境遇颇为同情。)

    <20>(武延秀: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和舞蹈艺术家,是武则天的侄孙、武承嗣的第五子、武延基的异母弟,因其入赘突厥,却不是李唐皇子。而被默啜圈禁,数年后才返回唐朝。此人是本作的男主角之一,今后回目中会有详细介绍。)

    <21>(妫州:今河北涿鹿保岱)

    <22>(檀州:今北京密云)

    <23>(蔚州:今河北蔚县)

    <24>(定州:今河北保定定州)

    <25>(赵州:今石家庄市赵县)

    <26>(相州:今河南安阳)

    <27>(《帝女期》详注,请见本人诗集《玉露集》)

    如果喜欢,请留下你的足迹,有任何意见都请畅所欲言!

    ()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