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谪星缘 > 泛太液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泛太液

小说:谪星缘作者:雨茗轩字数:9898更新时间 : 2013-06-20 08:06:40
    裴环迟疑了一下,便由帽帏之中探出手来取那手巾。

    好漂亮的一只洁白如雪、细嫩如脂的纤纤玉手!,不经意间指尖点了一下李重润的手掌,倒让李重润浑身好一阵酥麻!

    裴环取了那方手巾便带着侍从又施礼谢了李重润。李重润此刻倒觉得羞臊得紧,便也没再多说什么,告了声辞便转身上了马,带着从人绕过了倾覆的牛车,往朱雀门里走去。

    临要进朱雀门了,突然想起来要嘱咐裴环打发仆从去衙门喊衙役把车搬到道旁的事情。

    刚一回头,看见裴环也起身站着往他这边看,整好一阵秋风拂过,裴环脸上的帽帏被秋风扬起,露出艳煞群芳的半张脸来!

    眉黛犹如远山,明眸好似碧潭,肤若阳春新雪,发似月夜青云,铅华不染红妆,朱唇轻启微涂。

    看得李重润立在马上呆若木鸡一般,裴环也看见太孙回头看他,自己又不慎泄露了花容,顿时间羞的满面红若春桃一般,急忙去扯那帽帏,倾国之貌瞬间收入帏中!

    李重润蓦然间得睹片刻国色,倒是比久久相望更撩人的心魂,心想:“都说我家的姊妹有绝尘之貌,可引得倾城所动!而今看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世上竟还有这般的女子,倒把我家那几个都给比下去了!”。

    就这么痴痴想着,让马带进了朱雀门内,才怅然若失的转过头来!正要叹息再不能得相见,猛然想到她是要给自己妹妹当陪读的,不由得心中狂喜,本是陌路之上管了一桩闲事,谁料想冥冥中巧逢了意外的佳缘!想到此处李重润倒是异常的亢奋,一路说笑着就到了东宫。

    李重润回了东宫,连蹦带跳的就进了丽正殿。此时李仙蕙宫妆已成,正站在镜台前让韦妃带着众女官给她整理环佩!

    李仙蕙看见兄长满面春风的进来了,心中倒是好不诧异,心想本是大早上就去奔了丧事,那里来的这般的欣喜?!韦妃听见他进来了,也没顾上抬头看他,就连忙催他去更换吉服,李重润答应了一声便又连蹦带跳的嬉笑着换衣裳去了。

    过了这么半个时辰他才穿戴清楚了又到丽正殿来,进殿一看,正巧司宫台的内侍安德禄正跪在韦妃脚下说话,这安德禄是个胡人,岁数并不大,头上扎着平巾帻,平巾帻下面压着一头红发,一双大大的眼睛呈琥珀色,大鼻红唇,涂了铅华的煞白的一张脸。

    因为是阉人,故而也不像其他胡人一样满脸胡须,倒是白白净净好似童子一般,称得上是极其漂亮的一个人。

    就见这个胡阉禀奏道:“圣上早朝已毕,遣奴婢来请太孙及永泰郡主两位殿下进宫陪膳!”,韦妃听了奏报,知道武曌已经等不及了

    韦妃心中顿生凄凉,连忙喊李仙蕙和李重润到了身边,本想嘱咐几句,又怕再添伤感毁了李仙蕙的新妆,便也不敢再多有言语,只是好好端详了二人两眼,只见李仙蕙一脸的愁容,眼中尽是不舍之情。李重润在另一边则是桃花盈面,并无太多悲伤之态,倒是让韦妃心中颇为不快。

    正在此时又听见安德禄站在屏风外面连连的催促,李重润兄妹齐齐下跪,对着韦妃深施了大礼,便默默由众人簇拥着退出了丽正殿。

    李重润兄妹坐着平肩舆出了东宫玄德门<1>,绕过了含光殿<2>到了翰林门<3>,在翰林门下换了步辇进了蓬莱宫。

    进了宫又走了许久才到了武曌的寝殿——蓬莱殿<4>,到了殿门外正要下来,就见司宫监高延福急忙忙的跑出来说道:“两位殿下不必进去请安了,方才又来了军报,圣上要移驾去紫宸殿,命两位殿下先乘船去紫栏殿歇息!稍后由太平公主殿下过去安排两位千岁在宫中的起居!”。李重润兄妹端坐在步辇之上,谢过了高延福,便由女官领着往太液池<5>边去了。

    到了太液池边的渡口,就见靠岸停着六七个大小不一的画舫,其上有一众掌船的宫女跪迎在侧。

    李重润兄妹下了步辇便由众人搀扶着上了最大的画舫,随他兄妹二人进宫而来的众人也都各自上了游船。待人上齐,便见跪在船舷两侧的宫女滑动船桨,这几艘画舫就离了堤岸,划进了太液池里。

    李仙蕙端坐于船舱之中,默然扶着栏杆屏帘独赏秋景,李显昨日抚颈相慰的形容仿佛又在眼前一般,李仙蕙想起了父亲,顿时心中生出了许多悲秋之感来!映着秋景凄凉径自黯然垂泪,也不与他人言语。

    李重润因早间巧遇佳丽,倒是情致大好!见船已离岸,眼前秋色又好,便径自上了船头,临风而立,袖带随风飘摆,真好似御风的仙人一般!

    天高气爽好沁人的天气!

    就见太液池中秋色已深,一池秋水碧波荡漾,浮着秋叶的碧痕之中时而有金色的鲤鱼现于水荇之间,宫中楼阙尽映于水中,光影流动好似不在人间一般!岸边的沙洲之上有几只白鹭站在芦苇丛中晒着翅膀。船行至一片残荷之中,惊起几只迟雁踏水而起,引得后面船上的年少丽人们好一阵嬉笑!池中远远看得见三山<6>,也尽是落木萧瑟之景…

    画舫缓缓往北走,不一会就见眼前水中缓缓迎来一座小岛,岛中山壁上刻着“瀛洲”二字,题字的山壁旁立着一座楼台,半掩于霜叶之中,匾额上用飞白写着“迎薰”二字,一阵秋风掠过,带落一阵红叶飘拂在这殿阁之上,更是让人犹如置身画境一般!离了瀛洲山又往前走了一阵,待过了方丈山,就见眼前有了一处小小的渡口。

    渡口的亭台上写着“云津”二字,渡口上候着十几个阉人和宫女,身后放着两架步辇,可知是派在紫栏殿的人,紫栏殿的宫人见他二人的画舫近了,俱都跪在地上口称:“千岁”。画舫缓缓靠上岸,就有岸上的宫女起身来搀扶,李重润兄妹随即登上岸来,又上了步辇,一行人急忙排列成了仪仗,抬着步辇往北走了。

    走了十来步,绕过水边的败柳,眼前显出一条涓涓的溪流,溪流上立着一座被数株硕大的柳树簇拥着的一座木桥,勉强能让步辇过去。有几只鹿正在桥下垂着头喝水,看见有人来了,那些鹿俱都跳着离了溪岸,站在石径旁、落叶中看着来的众人。仪仗过了桥沿着溪流溯源而上,这几头鹿竟然也在步辇后头跟着,一直跟着走了四五十步方才散去。

    一行人又走了一阵就进了一片竹林之中,走了十来步,出了竹林就见眼前一处宫殿立于秋叶之中,这就是紫栏殿<7>了!

    紫栏殿高出地面约有半人许,前后共有两座殿堂,殿堂东西两侧各是一列抱厦,抱厦到了殿前反而汇成一道南北两面通透的游廊,游廊东西两端各有两个小门,东面的叫“春明门”,西面的叫“秋华门”。

    游廊的基石上探出一列小小的石雕龙头,由龙头口中吐出细细的泉水来。泉水潺潺落下,落进游廊下面一溜长长的池塘内,池塘里满是残荷。

    紫栏殿正门就在游廊中间,匾额上写着“紫澜门”三个字,那殿门的台阶上竟也流出泉水来!水流中间只突起三人宽的一条御道,殿门前面铺着几块石板,台阶上落下的水和游廊下池塘里的水在这石板之下汇成溪流,一路往太液池流淌而去。

    李重润兄妹在这石板之上下了步辇,便由众宫女簇拥着进了紫栏殿的正门“紫澜门”。说是门,其实无门,只是做成门的模样的一座方亭,四面皆透,故而不用进门去也看得见庭中景色。

    注。。。。。。。。。。。。。。。。。。。。。。。。。。。。。。。。。。。。。。。。。。。。。。。。。。。。。。。。。。。。。。。。。。。。。。。。。。。。。。。。。。

    <1>(东宫玄德门:唐长安东宫的正北门,承恩殿在其正南。)

    <2>(含光殿:名义上隶属大明宫,但实际上在三大内之外,属于别殿,处在大明宫和长安宫城之间形成的夹角内,在宫城以北,大明宫以西,以拥有大型马球场而闻名。)

    <3>(翰林门:大明宫西侧的宫门之一,在九仙门以南,在右银台门以北。因能通翰林院而得名。)

    <4>(蓬莱殿:唐大明宫内的大殿,位于紫宸殿以北,含凉殿以南,以其地理位置看。应为唐代皇帝的寝殿。因此本作中以此殿为皇帝寝殿。然本作中所描述的蓬莱殿纯属杜撰,并无史实根据。)

    <5>(太液池:又名蓬莱池,是位于唐长安城大明宫的北部的大面积水域,是唐代最重要的皇家池苑。)

    <6>(三山:太液池中有人工建造的三座小岛,称为三山,分别为蓬莱山、瀛洲山和方丈山。在中国的仙人信仰中认为,东海有三座仙山,正是蓬莱、瀛洲、方丈三山。因此中国古代有模仿仙山,在池塘中立三山石的传统。皇家园林里更是有建筑三山岛的传统。明清北京禁苑的海子中也有三山岛,清光绪帝就是被囚禁在中南海中的瀛洲山——瀛台上至死的。著名的西湖三潭也是受此影响建立的。唐代时,凡是园林必有池塘,凡有池塘必立三山石。但在唐代之后这种传统就越来越淡漠了,反而在日本韩国,立三山石的传统比中国人要深刻。大明宫太液池三山中,是有蓬莱山确定了位置,其余两山的位置依旧不明,故而本作中描述的瀛洲山和方丈山的位置纯属杜撰。)

    <7>(紫栏殿:是大明宫中的真实宫殿,但是在本作中借其“紫栏”二字,暗喻李仙蕙实际上被软禁宫中的境遇,故而所描写的其历史、景观和建筑形式完全为杜撰,并无史实支撑!本作中对紫栏殿的描写是参照天上银河畔的女星宫殿杜撰的。)

    如果喜欢,请留下你的足迹,有任何意见都请畅所欲言!

    ()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