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谪星缘 > 紫栏殿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紫栏殿

小说:谪星缘作者:雨茗轩字数:8444更新时间 : 2013-06-20 08:06:41
    这前庭虽然也做成庭院的模样,但庭中其实尽是一池泉水,并没有旱地。水中星星点点的浮着几片枯了的睡莲叶子,池水湛清,看得见池底的水草和铺在池底的各色雨花石,水中并没有鱼。

    庭中最北正中立着一座巨大的石灯,李仙蕙见了这灯,倒是毫不诧异,好似在那里看过一般,倒有熟悉亲近之感!

    这灯由整块白石雕刻而成,雕的是一条抱着龙珠的石龙,龙珠上阳刻着“镇澜灯”三个篆书的大字,三个大字右上角还阴刻着汉隶的“御制”两个小字。

    最让人诧异的是,虽说是灯,却由这石龙嘴里往外吐着一股清泉!庭中的泉水俱是由这龙口中吐出。

    这石龙头之上、龙角之间刻着一个盛灯用的石阁灯室。石阁四面本该有罩灯用的小窗子,而今却已经不知其踪了,只是豁然敞着,能看见里面的灯座。

    原来紫栏殿建在太液池的一处水源之上,这镇澜灯说是灯,但其实也是建在一处泉眼之上,由地下几丈处便已经用石板把泉眼围了起来。灯是中空的,一直把泉水逼至龙口处吐出。

    紫栏殿正殿前的月台整好够得着灯座,故而此灯能点得着,也确实有作为灯的实用。盛灯的石阁和下面出水的腔室实际上是通的,灯座半悬在其中,到了晚间点上蜡烛时,蜡油滴入水中,这石龙口中就能吐出犹如落花般的蜡片来,故而此灯初建之时也称得上是宫中一景。

    紫栏殿初建时作“紫澜殿”,只是偌大的一个庭院里现今为其内殿的几间殿阁,太宗为高祖避暑初建永安宫<1>时,预备让文德皇后孝事高祖时就在此殿起居。

    可惜永安宫未成高祖就崩御了,永安宫停工,这紫栏殿却建完了,谁料过了一年文德皇后又薨了,

    因这紫栏殿专为文德皇后所建,文德皇后国丧期间,宫中各处要燃长明灯<2>,太宗心念文德皇后一世简朴,难得为她建了紫栏殿,文德皇后却并未住上一天,由此便专令中御府在紫栏殿雕了这镇澜灯,下令永燃此灯,以期皇后芳魂能归于此殿。

    太宗尚在康健之时也常来此殿看灯,据说常常泪眼相守,久久徘徊不去…

    由此唐朝太宗、高宗两朝,这紫栏殿实际上都废置不用,并不住人,只是日夜燃灯罢了,到了高宗扩建永安宫为蓬莱宫时,高宗特地下谕扩建紫栏殿,把这原本在殿前的镇澜灯,包在了殿庭之中,这样,这紫栏殿才由“紫澜殿”改名,其实那镇澜灯也才有了其名。此后便也有了人在此居住。

    起初萧淑妃所出的义阳、宣城两公主出降前曾在此暂居,当时这两位公主由韩国夫人武顺<3>教养,因而义阳、宣城公主两公主出降后,韩国夫人在宫中依旧居于此殿。韩国夫人殁后,此殿便再无人居住,圣神帝改唐为周以后,此殿连原本看灯的宫人也撤了,一直废置至今…

    李重润兄妹站在游廊上看了一阵庭中景致,就又随着众人进了紫栏殿正殿。

    正殿门内并没有屏风,只是由梁上挂着一袭竹帘,这也是因为原本为文德皇后守灵的因由,高宗早有明谕“此殿永不立门屏”。

    绕过竹帘一看,殿中正中放着一个硕大的香炉,做成栖凤的模样,虽然是铜地,但是遍身金银错的花纹,远看金光灿灿、华贵无比!凤目由两个硕大的红宝制成,熠熠闪着光彩,显得此凤犹如活物一般!凤口中衔着一个铜质的篮子,篮中藏有插花用的暗瓶,这样的时节,里面插的是两三支宫绢制的黄花,花旁也有盛放香料的格子。此炉夏日里熏香,冬日里生炭,故而确有实用。

    殿中正北放着一架大坐床,其上高悬着一幅牌匾,上书“紫气盈澜”四个大字,是褚遂良<4>的手书。

    床前两边列着三对坐榻,坐榻之后皆立着绘有四时花卉的屏风,坐床之后的一幅将近两丈余宽一丈余高的大屏风上,是阎立本<5>手绘的《落云谪仙图》,毕竟是大家之作,单有此画立于殿中,就足以显得富丽堂皇之间不失闲趣雅致。

    李重润兄妹升上了坐床,这才有宫女上前收起了门内的竹帘,竹帘打开才知道由此远观整个太液池的景致尽能得见,薄霭浮于三山之间,逸云傍于朱楼之侧。无屏道好似陈于门栏之间的景致就是画屏一般!…

    李重润兄妹刚刚坐稳,就见一个二十岁刚出头的年轻阉人跪在地上说道:“奴婢贱姓陈,圣上赐名为‘秋倌儿’,乃是紫栏殿管事的宦官,今日幸得在郡主殿下驾下侍奉,还望两位殿下往后多多关照才是!”说罢就伏在地上连连的叩头。

    直到李重润开口说了“赏”字出来,他才停了叩拜接着回话道:“圣上派在紫栏殿共有阉人六名,掌扇女官二名,掌灯女官二名,掌炉女官二名,掌书女官二名,掌棋女官二名。司镜宫女十二名,司寝宫女十二名,司户宫女十二名,司膳宫女十二名。司乐女工十二名,司舆宫婢十二名,粗使宫婢二十名,加上奴婢共有一百零九人,俱已到齐,现在殿外候教<6>,请殿下降教宣见!”。

    李重润口中出了一个“宣”字,就见由殿外进来了花枝招展的一众宫女,个个面若娇花,殿内坐床前只跪得下二十来个有身份近身伺候的宫女,其他众人只得在殿外月台上跪着。

    那秋馆儿抱着云展跪在坐床前面,带着一众的宫女齐齐整整的对着李重润兄妹行了大礼,李重润依旧是要打赏,却还没等“赏”字出口,就见由紫澜门外跑进来一个阉人回话道:“太平公主殿下奉制正往紫栏殿来,而今已经过了含冰殿,请两位殿下速到廊下迎接!”。

    欲知太平公主此行所为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注。。。。。。。。。。。。。。。。。。。。。。。。。。。。。。。。。。。。。。。。。。。。。。。。。。。。。。。。。。。。。。。。。。。。。。。。。。。。。。。。。。

    <1>(永安宫:大明宫的前身,起初规模并不大,是李世民为太上皇李渊而修建的夏宫,也就是避暑用的宫殿群,而宫殿还未建成,太上皇李渊就在第二年的五月病死于大安宫,夏宫的营建工程也就此停工。未成的宫殿于贞观九年正月改名大明宫。大明宫再次大规模营建是在高宗龙朔时期。)

    <2>(长明灯:是宗教及祭祀用的灯,古时在佛前及灵前会点燃长明不灭的灯火,派专人看守续燃,以此象征灵魂常在。)

    <3>(韩国夫人武顺:武则天的同胞姐姐,是武士彟与杨氏的长女,贺兰越石的夫人,贺兰敏之、魏国夫人贺兰氏的母亲。据说武顺一度是高宗李治的情妇,自高宗时代就有传闻说她实际上是“章怀太子李贤“的生母。关于武顺,后文书中有详注)

    <4>(褚遂良:字登善,唐太宗、高宗两朝重臣,中国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是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明翟<今河南禹州>人;褚遂良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跟随薛举为通事舍人,后在唐朝任谏议大夫,中书令等职,贞观二十三年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辅政;后坚决反对武则天为后,遭贬潭州<长沙>都督,武则天入主中宫后,褚遂良转桂州<桂林>都督,再贬爱州<今越南北境清化>刺史。褚遂良于显庆三年<658年>卒于任上;褚遂良工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

    <5>(阎立本:中国唐代画家兼工程学家。汉族,雍州万年人。阎立本在中国绘画史上拥有至高的地位,讨得绘画风格和技法道吴道子是被推上了巅峰。阎立本出身贵族。其父阎毗北周时为驸马,因为阎氏父子擅长工艺,多巧思,工篆隶书,对绘画、建筑都很擅长,隋文帝和隋炀帝均爱其才艺。入隋后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监。阎立本之兄阎立德亦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父子三人并以工艺、绘画驰名隋唐之际。阎立本最著名的画作就是当世国宝《步辇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本作中描述他所绘《落云谪仙图》之云,纯为杜撰。)

    <6>(“教”:就是王的命令,唐代对于上级对下级的命令的称谓,制度上有严格的规定,唐会要载,皇帝的命令起初称“诏”,后来为避武曌之讳,改称“制”,皇太子的命令称“令”,诸王和公主的命令称“教”)

    如果喜欢,请留下你的足迹,有任何意见都请畅所欲言!

    ()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