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谪星缘 > 甲第女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甲第女

小说:谪星缘作者:雨茗轩字数:9136更新时间 : 2013-06-20 08:06:44
    李重润见她走远了,方命殿中宫人煎茶奉饼饵。

    太平公主饮罢一口茶,又用了一个饼饵,才开口对李重润说道:“圣上亲谕,现已令继魏王武延基、你叔王的次子衡阳郡王李成义和梁王武三思的次子高阳郡王武崇训,以及本宫的次子郢国公薛崇简等四人在武德殿为你伴读,另命你等择日拜秋官(刑部)侍郎张柬之<1>为师。其余六艺<2>也俱已择定了朝中名士为你们的老师。”

    “再有就是武德殿已经收拾妥当,我已亲自检点过,武德殿共派了二百人为你的随侍,你今夜直接迁过去就是了!圣上听闻你好骑射,故而想到含光殿有马球场,因此又在含光殿为你准备了处所,另派了一百人在含光殿伺候,若无朝中仪式在含光殿举行,你亦可在含光殿小住。”。

    李重润听罢连连道谢称“是”。

    太平公主轻轻拍了拍李重润的手背又说道:“由此可见圣上爱你犹厚!武德殿<3>可是历来都是给皇帝的爱子住的!高祖武德年间故巢王李元吉住过,太宗贞观年间时魏王李泰也住过,高宗在时你父亲也在武德殿住过!今上践祚以来,你是入住武德殿的第一人,赐居含光殿更是没有先例的事情,圣上孙子女众多,得此殊荣者恐往后也再无二人了!”。

    太平公主说罢笑着饮了一盏茶,又转过头来对李仙蕙说道:“今晨本宫在掖庭宫陪着你们两位伯母替你选定了四名陪读。”,说罢就示意孔尚仪拿出名册来念。

    孔尚仪心领神会,急忙施礼展开名册念道:“现已为永泰郡公主殿下选定陪读四名如下:

    魏王武延基之妹——平昌县主武玉玲。

    年十四,宗室出身,今上万岁之侄孙女,故魏王武承嗣女,淮阳王太妃泉氏所出;

    夏官(兵部)参军杨执一<4>从女——杨如意。

    年十三,今上外家弘农杨氏<5>出身,观国孝公杨恭仁<7>之从曾孙,其父为故地官(户部)尚书杨执柔<6>,已逝;

    司成馆(国子监)丞裴粹长女——裴环。

    年十五,绛州裴氏<8>出身,孝敬皇帝哀皇后从侄女;

    徐州司马王焘<9>从女——王缙云。

    年十四,太原王氏<10>出身,永宁懿公王珪<11>之曾孙,其父王熹未出仕,早逝。”。

    李重润听见了“司成馆丞裴粹之女——裴环”这句话,不禁喜形于色,一时竟忘了体统,拽着太平公主的袖口笑着问道:“那司成馆丞裴粹的女儿果然中选了么?”

    太平公主突然让他这么一拽,倒是吓了一跳,笑着回头说道:“你命人用东宫郡主的车驾把她送了来,她又有你手书的手巾,我怎么敢不让她中选呢?!说来你伯母是不乐意的,她不想再让她家的女儿再进宫作皇家的妃子,原本是要执意遣回的。我多了个心眼,命人去问了圣上的意思,圣上听闻她有京都闺中第一美人的名声,故而才降谕令其入选的!”。李重润听罢大喜,也不在多问,自己端端正正的坐在一旁暗自窃喜。

    满殿的人倒是因李重润微微失了仪态,反而自在了起来,没有了太多的拘谨,众人说笑着喝了一阵茶。

    班尚宫突然满脸疑惑地问太平公主道:“继魏王王妹~~平昌县主武玉玲?那里来的这么一号人物?魏王府几个王女我们都知道啊!不曾有这么个人,是哪位县主改名徙封了么?…也不对啊!没有今年十四的一人呐?!那泉妃不是只生养了淮阳王武延秀一子么?哪有这么个女儿?这是哪里又冒出来了个县主<12>?

    注。。。。。。。。。。。。。。。。。。。。。。。。。。。。。。。。。。。。。。。。。。。。。。。。。。。。。。。。。。。。。。。。。。。。。。。。。。。。。。。。。。

    <1>(张柬之:字孟将,汉族,唐朝襄州襄阳人。生于唐高祖武德八年,是中国历史上大器晚成的典型。张柬之中进士后任清源丞。六十四岁以贤良征试,擢为监察御史。后出任合州、蜀州刺史、荆州长史等职。狄仁杰向武则天推举张柬之,武则天将其提升为洛州司马。不久,狄仁杰再次推荐张柬之,称其“可为宰相,非司马也。”,张柬之遂得以升为秋官侍郎。自此,张柬之七十三岁才得以进入中央,成为宰相。张柬之是本作品宰相部分的核心人物之一,今后回目中会有详细描述。)

    <2>(六艺:六艺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也泛指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学科总称。六艺有两种含义,即《周礼》中的古六艺和孔子提出的春秋以后的六艺。《周礼》中的六艺是西周之前贵族教育的六个学科: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分五礼<吉、凶、宾、军、嘉>;“乐”分六乐<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镬、大武>;“射”分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御”有五御<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书”有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数”有九数,包括算术与数论知识。春秋以后的六艺则是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本会木故事中提到六艺,只是表述课程的繁多和学术的严谨,并非有专指课程。关于唐时诗书教育以外的主要课程,本作中另有回目专门介绍。)

    <3>(武德殿:即唐太极宫武德殿,是太极宫中重要的大殿,在太极殿以东。初唐时是受宠皇子在宫中的居所,李元吉和李泰都确实在武德殿居住过。本作所述,懿德皇太子李重润在武德殿居住的说法纯属杜撰,并无史实基础,关于武德殿的描述亦为杜撰,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日本在平安时代的大内之中也有一处名为“武德殿”的大殿。台湾在日据时期,因为“大日本武德会”的缘故,也兴建有多处的伪武道机构“武德殿”。)

    <4>(杨执一:字太初,弘农华阴人。为观国公杨恭仁从孙。杨执一在武则天时出仕。是本作中武将部分的核心人物之一,今后回目中会有详细描述。)

    <5>(弘农杨氏:弘农是古代郡名,隋唐时期,治所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隋唐弘农杨氏的世居之地是弘农华阴,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华阴市。弘农杨氏是两汉、南北朝直至隋唐时期,威震全国的贵族门阀。弘农杨氏始自西汉丞相杨敞。杨敞玄孙杨震在东汉光武帝时官居太尉,人送称号“关西孔子”。“四知”的典故,就来源于这位“清白吏”。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皆能继承震公遗风,且均官至太尉,是为东汉“四世三公”。另杨震第五子杨奉的后代,也是世居高官。从“西晋三杨”,到北魏杨播兄弟,无不是一时显赫。隋朝皇室更是出身于弘农杨氏。弘农杨氏以宗室的身份达到了声望的顶端!即使隋朝灭亡后,弘农杨氏依旧号称“十一宰相”世家,是李唐皇室的重要姻亲,唐太宗时的大小杨妃、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唐玄宗时的杨贵妃都是出自这个家族。驸马当中弘农杨氏子弟更多,本作男主角之一的长宁公主驸马杨慎交,也出自弘农杨氏。)

    <6>(杨执柔:杨执一胞兄,因是武则天母系家族的子弟而被纳入宰相团队,任地官<户部>尚书,但不久后病亡。)

    <7>(杨恭仁:本名杨纶,隋末唐初大臣。隋朝观王杨雄之子。为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两朝的宰相。

    <8>(绛州裴氏:绛州是今天的山西省新绛县,绛州裴氏是地方豪族,本不算是顶级名门,但是属于关陇贵族集团的重要一员。隋唐两代出现多位绛州裴氏出身的宰相之后,绛州裴氏的地位飞速飙升,成为了姻娅帝室的一代名门。)

    <9>(王焘:其父王敬直是唐太宗之女南平公主的初婚驸马。王珪为其祖父。唐代著名医家,其著作《外台秘要》颇为后人称赞。他不存个人偏见,博采众家之长,在《外台秘要》中,他引用以前的医家医籍达60部之多,差不多所有的医家留下来的著作都是他论述的对象,可谓“上自神农,下及唐世,无不采摭”。)

    <10>(太原王氏:一度号称天下第一名门,兴基于两汉之间,东汉末年的王允以他在国家、社稷上的力挽狂澜而把这一家族推为天下名门。魏晋南北朝之后,门阀政治走向兴盛,太原王氏既是这一政治的受益者,把王氏的声威推上了巅峰。隋唐两代,王氏甚至一度是皇室极力攀附的名门,是皇室的重要姻亲之一,高宗的原配皇后王氏<蟒庶人>、玄宗的原配皇后王氏都出自太原王氏,驸马当中也有大量太原王氏的子弟。本作中,驸马部分的重要人物,定安公主驸马王同皎,也出自这个家族。太原王氏也是名人辈出的家族,王勃、王之涣、王昌龄、王维等享誉千古的大诗人都是太原王氏出身。)

    <11>(王珪:字叔玠,系出太原王氏的高门。唐初四大名相之一。历史上与魏征齐名的诤臣。与魏征一样,原为李建成的幕僚,玄武门之变后和魏征一道进门下省位为谏议大夫,王珪六十岁进入史上最强大宰相集团,兼任李世民爱子魏王李泰的老师。)

    <12>(县主:唐时诸王之女的封号,位居正三品外命妇。)

    如果喜欢,请留下你的足迹,有任何意见都请畅所欲言!

    ()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