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谪星缘 > 魏王府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魏王府

小说:谪星缘作者:雨茗轩字数:7576更新时间 : 2013-06-20 08:06:36
    武延基出府门一看,李重润已经下了马,便急忙上来赔罪道:“不知太孙殿下驾临,小王有失远迎,还请殿下恕罪!”说着就要往地下跪。

    李重润赶紧上前伸手搀住,看他这般的狼狈,自己也不禁苦笑,心想:“你是服丧的孝子!你除了丧跑出来已经犯了忌讳,而今谁敢受你一拜呢!也怪我,光顾着伤感父王出征之事!本该早早派人先来通报,让人家也有个准备,这么擅自就来了,可不是要把别人吓出错来?!!”

    想到自己失礼在前也就没什么可计较的了,便急忙说道:“寡人奉了东宫令前来吊唁,然一时疏忽未经通报,请王驾莫怪!”。

    武延基听罢更是连连施礼道:“实不知殿下还有东宫殿下的谕令在身!万请恕罪!万请恕罪!”,说着便扶着李重润进了中门往魏王府正堂走。

    李重润进了二门,看见了魏王府正堂着实大吃了一惊,偌大的一座正堂气派十足!若不是在王府,还以为是座宫殿!虽然雕梁画栋也尽被白布遮蔽,但是金粉椒墙依旧气势不减。

    只见门上匾额中赫然写着“煊炜堂”三个大字,是褒圣候孔崇基的手笔。李重润默默想了半天这个堂号的典故!但总也不得其意。因身旁有武延基引领,故而也顾不上细看细想,便迈门槛进去了。

    又见正堂门内立着的那面大屏风更是不由得又是大惊,这么一面硕大的屏风,屏面竟然全部是用倭国<1>进贡的琥珀嵌砌而成,堂内灯火通明,灯光照在这屏风上,透得这屏风熠熠放光!李重润绕过屏风与武延基升上坐床,见了这床更是吃惊不小,这床上满是金玉镶嵌,好不华贵!

    床上摆设之物俱是玻璃和水晶所制,连床面都是整块水晶打磨而成,里面用玛瑙嵌着几条极其精致的鲤鱼!

    坐床上高高地罩着一圈帏帐,满是金丝累绣着极其精致的各种祥瑞,帏帐之下缀着珍珠穿成的珠网,珠网下面缀着一圈夜明珠放着幽光,总共有这么几十个夜明珠,每一颗都有李子大小!因为这些夜明珠,这“煊炜堂”中夜无灯亦可自明!

    李重润看罢不禁对武延基赞叹道:“好华贵的一座幕府啊<2>!今日进得贵府,倒是让寡人大开了眼界!”。

    武延基连忙应承道:“都是先父在时攒下的俗物!不敢承赞!不敢承赞!”。

    正说着话就见有魏王府的阉人来报说:“灵堂要起晨祭,请继魏王殿下过去!”

    武延基答应了一声便起身向太孙施礼道:“请殿下少待,小王先过灵堂去行晨祭!”。

    说是晨祭,但其实就是跑过去拾掇灵堂,李重润心中也清楚,故而口中虽然说着“岂敢!岂敢!”,但也并没有起身相送,就看着武延基退出正堂走了!

    李重润独自坐着用了些侍者呈送而来的的茶果,过了两盏茶的功夫,就见魏王府一个有品级的属官进门就叩头说道:“敝府晨祭已罢,请太孙殿下移驾中堂行礼!”李重润答应了一声说了句:“有劳尊使前引!”,便下了坐床跟着那使者往魏王府中堂去了。

    跟着李重润来的人见他出来了也都跟了上来,形成了一列仪仗。最前面是五个东宫派来的属官开道,其后是两个女官提着香炉,随后又是四个女官提着东宫和武德殿的宫灯,武德殿宫灯之后就是皇太孙李重润,李重润身后有两个宫女掌着两面大白羽拥繖扇跟在其后,拥繖扇之后就是阉人抬着的盛放奠仪<3>两口大箱子,用写着奠字的方胜封着。

    一队仪仗缓缓的往正堂去,远远的就能听见灵堂里面哀戚之声大起!待他进了灵堂,倒是引得灵堂一侧跪着女眷的帘幕里隐隐传出了赞叹之声!

    只见李重润勾着头,双手扣带。头上戴着镶嵌珍珠的对翅银发冠,冠上穿着白玉簪子,系着二指宽的白丝宫绦。身穿黑质银丝绣团龙的一件箭袖罩衫,腰中扎着素地白玉片的银扣板带。腰上挎着一口银柄银鞘镶嵌珍珠的佩刀<4>,佩着的荷包也是白色,龟袋<5>之上也罩着白纱。别看他今日穿的素净,倒是更显得其人犹如白玉雕砌而成一般!

    待一行人全都进得堂来了,就听见春官来的一个司仪唱道:“恭请献官就位!请建鼓乐生就位!”,那东宫来的属官当中便有四人缓缓出来跪在了灵前的供案之前。

    司仪随后唱道:“迎灵!乐起!献官执礼!”,就听见鼓声遂起,那四个东宫的属官各自面朝四面跪好,一齐在司仪的唱声中行了四拜。

    注。。。。。。。。。。。。。。。。。。。。。。。。。。。。。。。。。。。。。。。。。。。。。。。。。。。。。。。。。。。。。。。。。。。。。。。。。。。。。。。。。。

    <1>(倭国:也就是日本国,是日本的古称,关于日本改名的时间和原因有很多说法,两唐书等中国史籍中认为倭国因厌弃其名不雅而改国名为“日本”。两唐书中也有说法认为:“日本”本是“倭国”大和朝廷周边的小国,最终被“倭国”消灭,“倭国”夺其名而改称“日本”。而日本史学家则认为,日本推古天皇时期,圣德皇太子遣小野妹子使隋,向隋文帝递交了“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为开头的著名国书时,实际上就已经改国名为“日本”了。也有说法认为武则天长安元年“倭国”朝臣<当时日本最高品位的官员>粟田真人到中国朝谒武则天,受封为武周“司膳卿”时武则天向倭国赐名为“日本”。“日本”国号究竟何时更改,依旧是史学界最大的谜团。但是经考古发现证实,日本国号更改的时间应该为武则天在位时期到唐玄宗在位时期之间。现有文物中最早记载有“日本”字号的,是唐玄宗在位时期在中国留学的遣唐使井贞诚的墓志铭。因此本作中依旧称日本为“倭国”。)

    <2>(幕府:在中国古代,部分高级贵族官僚拥有**设置幕僚团队的权力,这种官僚团队就称之为——“府”,“府”拥有干涉朝政的权力!故而在唐代“府”这个字是绝对不能乱用的,拥有开府权力的人都可谓“权倾朝野”。“府”因为在正门上挂有象征权威的大幕而被称为“幕府”。这种政治形势传到日本,经过不断演变,也就形成了日本特有的,架空皇权的“幕府制度”。)

    <3>(奠仪:施行祭奠仪式时向亡灵呈贡的物品。当代中国依旧把祭奠亡人时随礼的钱财称为“奠仪”。)

    <4>(唐时常服和一般戎装所配之刀,和现代中国认识当中的朴刀式佩刀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大刀更像是日本刀或倭刀,在中国已经失传,只有少数残破的出土文物为其实物。但是有大量壁画等图像证据进行佐证。完整保存至今的唐刀只有一件,现藏于日本皇家博物馆“正仓院”。此间物品被称为“唐大刀”,是唐时皇帝赠送给日本国的国礼,堪称正仓院镇馆国宝。)

    <5>(龟袋:即唐代的鱼袋,或称鱼符袋,是唐、宋时高级官员和贵族佩戴的证明身份之物。鱼袋是盛鱼符的袋子。鱼符的前身是秦汉虎符,唐代时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名为李虎<唐时追尊其庙号为‘大唐太祖皇帝’>,故而唐朝避讳其名,忌讳“虎”字,虎符因而改为象征李氏的鲤鱼状信符,是为“鱼符”。武则天称帝登基后,因其姓氏为“武”,故而托“玄武”之形,改“鱼符”为“龟符”,鱼袋也因而改为龟袋。唐中宗复帝位后恢复龟袋和龟符为鱼袋、鱼符。鱼袋还有象征品级的作用。三品以上佩金鱼袋,五品以上配银鱼袋。现代汉语中“金龟婿”这个词最早出于李商隐的诗作,所指的正是佩戴金鱼袋或金龟袋的男子。)

    如果喜欢,请留下你的足迹,有任何意见都请畅所欲言!

    ()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